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四百論講記(二十叁)▪P2

  ..續本文上一頁財富,發放給民衆而已。而且國王還應該感謝民衆爲他提供了六分之一的收入,使他不需要進行其他的勞動,只需專心進行管理。

  設問:國王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羅綢緞,生活上極盡奢侈,所以生起傲慢也是不足爲怪的吧?

  答:

  

余視爲苦處,汝起顛倒念,

  

以他事存活,汝由何生喜。

  頌文直解

  其他人明明視爲是做仆人的痛苦之處,你卻對此生起了顛倒的念頭,認爲是快樂。你需要爲他人長期勞作才能得以存活,這又有什麼可以值得你歡喜的呢?

  釋義

  有的人特別羨慕國王、國家領導,或者有錢的老板、明星們的生活,認爲他們吃香的、喝辣的,坐豪華汽車,經常乘坐飛機穿梭于各個城市之間。但是這些光鮮外表的背後,是他們所背負的巨大壓力,他們每天要處理很多棘手的事情,要付出遠遠超過其他人的時間和精力,這就是他們的生存方式。國王是爲民衆勞累,老板是爲了客戶、員工勞累,明星是爲了觀衆勞累。因此,他們並沒有什麼可以引以爲傲的地方,這樣勞累的生活,也不值得其他的人羨慕。

  如果有利他的慈悲心,去做有意義的事,那當然是做得越精進、越勞累越好。但是如果是爲了虛榮,爲了面子的好看,爲了我慢,去做那些勞累身心的事情,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這以上是針對具有高位的世間權貴的引導,接下來是針對法政自在者,即擁有巨大權力的人,引導他們來對治我慢。

  戊二、斷法政自在者之我慢分叁:一、斷總護世自在者之我慢;二、斷分別法自在者之我慢;叁、斷大英勇自在者之我慢。

  己一、斷總護世自在者之我慢分二:一、正說;二、明以此離非福之方便。

  庚一、正說

  設問:國王是民衆的保護者,如果沒有了國王,那麼世間的規則就沒有人遵守,這將會損害到衆生,所以國王是完全可以值得驕傲的吧?

  答:

  

王是護世者,亦爲世所護,

  

由一而生驕,余何不離驕。

  頌文直解

  相比于民衆而言,國王是保護他們的人,但同時,國王又需要被民衆保護。如果根據其中的一點而生驕傲,那爲什麼不去根據另一點,而遠離驕傲呢?

  釋義

  保護民衆是國王的職責,同時,國王自己也需要被民衆保護。比如現在的各國領導人都需要雇用保镖,來保證安全,所以民衆也保護了國王。這種保護,是雙向的。因此,國王自己還是沒有值得驕傲的理由。

  在家庭中也有這樣的情況。《四百論廣釋》中說,一位丈夫向妻子抱怨說:“我在外面幹活掙錢,累得要死,而你卻只待在家裏享福,什麼事也不需要做。”他的妻子回答說:“那你來做一做我在家裏的事情,做一天一夜後,你就會知道了。”這位丈夫做了一天一夜後,果然知道了妻子所做的家務也是非常繁重的,正是因爲妻子在家裏辛苦勞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才能使他安心在外掙錢。知道了實際情況,他的傲慢心就消失了。

  同樣地,比如一位法師覺得已經爲居士們講了不少法,因此心裏很是自得。那就應該從另一角度來想想,自己並沒有從事世間的工作,飲食、衣服等的來源,都是居士們供養的,這樣就理應去回報衆生,給他們講法。如果能考慮得更長遠一些,觀察到從前的多世累劫中,衆生無一例外,每位都對自己有養育之恩,因此回報他們完全是份內的事,是自己應盡的義務。這樣想了後,就會遠離我慢。

  設問:國王就像保護他自己的兒子一樣保護了民衆,很勝任他的職責,而且國家中有人行持善業的話,國王按理也可以獲得所有這些善業的六分之一福報,這樣國王獲得的福報就很大,因此國王也足有理由傲慢吧?

  答:

  

種中喜自業,存活者難得,

  

若汝獲不善,汝難得善趣。

  頌文直解

  然而在當今五濁惡世,各個種姓中的老大,都無法避免不善業,因此不造惡業,而歡歡喜喜從事自己的職業而存活的,已經非常稀少了。如果你接觸了惡友,就將獲得他們的不善業,因此你後世連生善趣也很困難。

  釋義

  在五濁惡世,人們的道德水平下降,煩惱越來越增盛。《瑜伽師地論》中是這樣介紹五濁中的煩惱濁的:“如于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诤競,多行谄诳、詐僞、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意思是說:現在的大部分有情,生起了對殺盜淫妄等非法事的貪心,以及對貪嗔癡等惡行深生耽著的不平等貪心。並且身喜歡持刀劍器杖等武器;語喜歡爭吵、鬥訟,以及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谄诳和欺詐,經常打妄語;意中則充斥著各種邪惡。

  正因爲煩惱熾盛,所以末法時代的人行持的惡業多過善業。那麼國王管理著國家,在分享國民的六分之一功德的同時,也一樣要承擔國民六分之一的罪過。而國民産生出的罪過遠遠大過功德,國王要承擔如此嚴重的過失,而且這樣的過失每天都在不斷累加,那這樣的國王,後世怎麼還能指望投生到善趣呢?

  《四百論廣釋》中說:麻風病人應該好好治療,但是他不但沒有服藥,反而去吃了具有發性的魚和牛奶,這就大大加重了病情。這裏病人對應國王,麻風病對應他們自己造下的惡業,服藥表示忏悔,吃具有發性的魚和牛奶,對應要承擔全國六分之一的惡業,加重病情對應只能投生到惡趣。

  設問:國王是一國之君,控製著全國,這樣還不可以傲慢嗎?

  答:

  

若由他使作,世說彼爲愚,

  

如汝隨他轉,更無有余者。

  頌文直解

  總之,如果自己沒有自由,而需要聽從其他人的指使,才能做護田等仆人的事,這樣的人就會被世間人稱爲愚人。在這個世上,像國王這樣受別人控製的人,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釋義

  國王表面上掌握著一切的權力,但是實際上他一個人不可能了解和掌握全國那麼多的事務,因此他必然要依賴身邊衆多的輔佐大臣。于是他只得聽從大臣們的計策,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都需要按照大臣們的意圖行事。因此,實際上他是受大臣們控製的,是大臣們的一個傀儡。作爲一個傀儡,又有什麼值得傲慢的呢。

  世間企業的老總們也是這樣的情況,他們需要依賴很多下屬,來進行信息的收集,和方案的決策。既然很多事情都是由下屬來決策和完成的,並且往往還受到下屬的欺騙和蒙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認爲自己能力超強而驕傲自大,就非常地可笑了。

  

《中觀四百論講記(二十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