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六集 七十九年第四期 第五天 不貪名利隨緣過日
我們在世間,應該隨緣消舊業,不可貪圖名利。名利皆是有爲法,如過眼雲煙,如果爲貪圖名利,造下惡業,爲後世業報作因緣。
凡是一切有爲法,皆不可貪著。世間的富貴啦,妻財子祿啦,都是有爲法,應該在其中隨緣度日,總要諸惡不作、衆善奉行,時時刻刻謹慎小心,了此余生。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貪圖,結果一場空。留下來的,就是後世的業報因緣。智慧者不應該貪圖,愚癡人才爭名奪利。
有爲法,廣說無量。或者大家有人不知道,什麼是有爲法,什麼是無爲法。我今天解釋給大家聽一聽。
總說凡是有生相、住相、滅相的,都是有爲法。知道有爲法,不執著,在有爲法裏隨緣度日,就是功德;如果執著,就是罪業。我們都是在有爲法當中過日子。
經上說,一切法是有爲法。我們拿一部經來說說看,心經,大家都誦過。五陰法是有爲法;生滅法是有爲法;垢淨法是有爲法;增減法是有爲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有爲法;色聲香味觸法是有爲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有爲法。換 p-90句話說,陰界入,就是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皆是有爲法。苦集滅道四谛是有爲 法;十二因緣是有爲法;六波羅蜜是有爲法;有智有得是有爲法。如果我廣說,恐怕大家生疑惑,深的我們不說了,如果你生疑惑,我有罪。
什麼是無爲法呢?還是拿心經來說,五陰皆空是無爲法;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無爲法;是故空中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乃至六識,是無爲法;空中沒有四谛、沒有十二因緣、沒有六度,無智也無得 ,是無爲法。一切法不可得,是無爲法。
大家天天誦心經,不知道心經裏所說的無爲法、有爲法。無爲法和有爲法不是二法,是一法。一切法無性隨緣而有,就是有爲法;一切法隨緣有而無性,就是無爲法。
明白說一句,無爲法隨緣,就是有爲;有爲法無性,就是無爲。知道無爲法,是佛的根本智,也是佛的實智;知道有爲法,是佛的後得智,也是佛的權智。
我們現在還拿心經來說,五陰皆空是無爲法;既然五陰皆空了,空當然是五陰,空即五陰,是有爲法。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說無爲 法;既然是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那就是告訴你有生有滅、有垢有淨 、有增有減,生滅垢淨增減隨緣而現,這就是有爲法。是故空中沒有六根、六塵、 p-91 六識,這是無爲法;既然是沒有六根、六塵、六識,就是說六根、六塵、六識隨緣幻現。
所以說,大家對這個法應該打轉身,你如果執著一切法無爲,是落于斷邊;執著它有爲,是落于常邊。
世間離不開名利,所謂的世間,就是妻財子祿,你隨緣度日,不可執著它。怎麼可以不執著呢?對一切法,得其應得。譬如你作生意,賺叁分利,就賺叁分利,不能說小孩子來買東西,你認爲他好欺負,貪他多一點利息,那就造罪業了。你辦 公應領的薪水領去,沒有罪;如果你貪汙,就有罪了。賺得少要知足,不可狂花亂 用錢,賺錢賺得少,平時節約,世間法說過,「節約就是財富」。
名利,你不貪它,它也來;隨緣你來,我不貪。如果産生一個「貪」字,唯識宗說是遍計執,普遍計著、執著一切法爲實有,那就爲後世業報因緣。
你不貪它,它也來,那是依他起,唯識宗稱爲依他起性,法既然依他起,自己沒有自己的性質,如果自己有性質,不必依他而起。
所以,依他起就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是圓成實,因爲它沒有自性,隨緣成就一切法,所以圓滿成就一切實在的法。
圓成實就是無爲,依他起就是有爲。大家深深了解這個道理,雖在世間生活, p-92可是不染世間。知道世間是依他起,不染世間,就是圓成實。
念佛法門可以作到。爲了生活,我要作生意;爲了生活,我要上班辦公。我以念佛心作生意,以念佛心辦公,作生意不貪分外之利,辦公不貪分外之財,雖在名 利之中,不染名利。
說:「我不貪點汙,錢不夠用的。」千萬不可打歪主意,那是給後世業報作因緣。孔子說過一句話,「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大家記住!窮不怕窮,窮得有骨氣,這個骨氣生在什麼地方呢?不動念佛心。
現在開始念佛。 p-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