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六集 七十九年第四期 第叁天 不取于相體證實相
念佛進步,怎麼一種情形呢?如果念佛進步,煩惱輕、心清淨。煩惱輕、心清淨,沒有貪瞋癡;沒有貪瞋癡,不造十惡業;不造十惡業,不受苦報,但有諸樂,不受衆苦,這就是往生西方。
念佛進步,不是你看見什麼境界。你見到的一切,是你心所造,心還沒得清淨。心如果清淨,就不見一切法,則見般若波羅蜜。
所謂起觀照,是觀照你的心清不清淨。如果觀察你心中有余雜想,趕緊除滅它,這是觀照的功德,不是教你取相。你如果取相,皆是虛妄。要是取相的話,不要說見魔是魔,見佛也不對。魔來不取相,佛來也不取相,一心不被其所亂,叁昧成就,便得往生。
心清淨說起來,就是沒有妄想、沒有煩惱。今天我另說一種方便給大家聽。
心怎麼清淨呢?金剛經說:「心無所住」,心無所住自然清淨,如果心住著的話,不是生貪,就是生瞋,就是生癡。如果廣說,有六種煩惱,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這六種煩惱,皆是心住著而生。如果心無所住,煩惱不生,所謂「 p-82不住一切法,則住菩提。」
或者有人說:「住于菩提,不也是住嗎?」那是你不知道什麼是菩提。經上說:「了達于空性,是名爲菩提。」因爲菩提是了達空性,所以無所住。
無住生心,也有方便,佛在經上說過。心無所住有什麼方便呢?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你心有住著,不過是取相,如果心取相,就隨境轉,動亂不已;如果不取于相,就如如不動了。
取相有叁時,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你所取的相,不是取過去相,就是取現在相,再不就取未來相。不相信,你自己觀察觀察,如果不取過去相、未來相、現在相──心證實相!所謂實相無相,無相之法不經生滅,無相之法沒有障礙。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就是說他是實相就是了。
如果你不取過去相,經上說,「過去心斷」;不取未來相,「未來心不生」;不取現在相,「現在心不住」。這就是所謂的「叁心斷」,經上說,「叁心不可得」。
叁心斷,不是叫你不想。如果你沒有想,會落入無想定,是外道,是愚癡法。你認爲無想,你是取著于「無想相」,佛法是教你想,想是想,不取相。想過去無量劫,不取其相;想未來無量劫,不取其相;想現在一切法,正遍知,皆不取其相 p-83。這樣叫「體證實相」。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它的方便了,不取于相,清淨心自然如如不動;不取于相,心無所住。如果取相,皆是住著生心。
心無所住,是涅槃;心有住著,是六道輪回。心無所住,則得清淨。爲什麼呢?證大涅槃故。
清淨,約心來說,是清淨心;約土來說,是清淨土。所以說:「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往生的保證,不是你見到其它的境界。
有人誤認爲見神見鬼是進步,不對的!你見神見鬼,與你往生毫無幹涉。如果是心清淨,則佛土淨,即得往生。
所以你念佛進步,首先煩惱漸漸輕。有很多人,煩惱很重,遇到事情,雖然是草刺般大小,在他認爲,天大的煩惱。
如果念佛念久進步的話,這個煩惱漸漸輕了。有人說話你不愛聽,你念佛進步了,就不計較了,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念佛高。」可是,要你念佛進步,才會得到。
如果進步深的話,別人罵你,你不生氣,自己反而感覺好笑,那你的心就得清淨了。到了這個時候,所謂「一絲不挂,一塵不染」,你雖然在娑婆作衆生,已經 p-84是西方淨土之人了。
所以七天念佛,大家掌握住這個要點。記住!不取于相,自然不生煩惱;不生煩惱,自然心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即得往生。
你不是念佛求往生嗎?這是一條康莊大道。如果你不能走,不怪別人,即應切實反省。
現在開始念佛。 p-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