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恐懼是最大的幻覺

  --慧光和上開示--

  我們最大的恐懼來自于執著以及沒有安全感,總是害怕失去。但世間一切萬物都不會恒久存在,沒有什麼可以一直被你所擁有。如果你想緊抓住某些東西,恐懼就不可能消失。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只是在作一個功課,就是認識生命。我們一直在經驗這個世間的種種境界,但是我們學習到生命的真理沒

  生命的實相到底是什麼

  我們看懂了沒

  在生活中,好的、壞的境界,都是我們生命的老師,我們一年一年的過,但是我們是否因爲年紀愈來愈大,智能因此而愈深、愈廣,或只是不斷地停留在一個點,不願有所改變,甚至更退步!

  心,是最靠近我們的,你看我們每一天都在用它,每一剎那都在用它。這麼的靠近,但是我們卻這麼的陌生。所以我們的心,自己作不了主,總是隨著煩惱轉!

  這世間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生的。它有生滅相,所以會來來去去。你會得到,同時你也會失去。但是我們最大的苦惱是喜歡得到,而不接受失去。

  你的一念清淨心,就是這個世界的妙寶..

  爲什麼你能改善你的環境

  因爲你改善了你自己 !

  遇到被人毀謗的境界,你要把自己的心照顧好,不要用怨恨的心去跟人家互動,願意用一種想要改善這個惡緣的心去轉一下,本來是很嚴重的也會越來越輕,越來越輕…

  你可以認爲這世間沒有無常,但不會因爲你這樣的認爲,世間就不無常了,不會啊!比如說面對生老病死,你認爲你不會死,那麼當無常來臨的時候,你只有恐怖,只有苦。因爲實相在告訴你,你錯了!所以當我們在面對生命的實相,要學習低頭,學習謙卑,學習隨順,學習奉行。

  如果凡事都從「我」出發,我們就會跟境界對立,會去傷害到其他的人。事實上每個人都不是單一獨立存在這個世間,無法從這個宇宙天地當中孤立出來, 所以了解緣起法,我們才會有慈悲心,見到別人受苦難時,會想要幫助他,因爲我們也曾經從別人那裏得到資助!

  學習佛法的次第就是先舍,先舍掉惡法,再來才修善。因爲惡法不舍,善法就無法成長;就好像田裏面長了許多雜草,你都不清除,這樣不管種什麼好東西下去,你都不可能有收成。

  快樂也是一種苦!因爲這些快樂的境界也會隨因緣轉變,讓我們沒辦法作主,所以說快樂是一種會變壞的苦。

  忏悔,就是知道“我錯了”!

  我們的身心難免會起貪瞋癡,造作輪回的惡業;忏悔可以洗滌我們的身心,得到清淨,如同一塊布髒了要清洗它,洗過了才會潔淨。

  天堂和地獄的分別,只在于一念心!

  你願意多一點感恩,多一點認錯,懂得跟人分享,友善的互動,你的世界就是天堂。

  身心柔軟的人才會快樂,若是很執著、很剛強、很堅硬,常常跟境界對立,就容易生起苦惱心,怎麼會快樂呢

  

  煩惱,就像一頭猛獸。放出去不只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愚癡的人不一定笨!笨跟愚癡不一樣,我們一般說這個人很笨、很遲鈍,但是愚癡的人並不笨。愚癡的人只是看錯了,他可能頭腦動得很快,甚至因爲對生命的實相不能承擔,不能接受,所以他可以摒棄一切衆生,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

  如果你不懂得去愛護別人,你只能活在冷漠的,沒有愛,孤獨的世界中!

  一個人的尊貴,不是來自于你的出生,你的信仰;而是你的思想和行爲。

  如何舍除貪心

  貪心的生起,是因爲不了解世間一切的現象,如幻如化,沒有真實體性。你一直認爲有法可得,所以你的心就會對境生起染著。學習觀照「一切法無自性」,就能逐漸舍除貪心。

  修善法,只能降伏、薄弱你的煩惱心。所以不應該只是修善而已,還要進一步破除對自我的執著,才能真正斷除煩惱!

  故國雲歸孰未歸?這個“故國”是指我們的佛性,我們的心,我們本來的家,但是我們讓自己流浪到哪裏去了?爲什麼我們總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布施,不是「給」這個動作,是舍得的心!

  如果你的心不清淨,就算是自己一個人,那也是一個苦惱的地方。因爲你用煩惱心去跟境界互動,面對的自然就是煩惱的境界。所以關鍵在心,而不是外在的環境。

✿ 继续阅读 ▪ 善思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