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麗皮草背後的暴力宰殺(鄧小衛)

  華麗皮草背後的暴力宰殺

  《淨土》雜志2014年第1期 文/鄧小衛

  每年冬季是狐狸等皮草供給動物的集中宰殺季節。2013年11月21日,在西安市臨潼區南王村藍狐養殖園區,街頭的血腥宰殺隨處可見,藍狐被敲頭時發出的淒慘的嚎叫聲,令籠舍中的同類眼神裏充滿驚恐。

  數萬只藍狐半月內集中宰殺

  臨潼區南王村藍狐養殖園區已有近10年發展曆史,現有養殖戶幾十家,藍狐、貉子等皮草供給動物的存欄量有上萬只,每年11月底到12月初,除了留下種狐外,其他全部要被宰殺。集中宰殺的那幾天,養殖園區的空氣裏都充滿了血腥氣息。

  對于寄托著村民致富夢想的藍狐,從3月份繁殖到11月宰殺,投入的人工成本不算,近9個月每只藍狐僅飼料費就得花去近300元。

  2013年河北客商的收購價格爲每張皮子500到600元,雖然利潤並不豐厚,但繼續養殖下去,成本還會不斷增加,于是南王村養殖戶的宰殺季隨著收購客商的到來而開始,有的養殖戶一天的宰殺量在二叁百只。

  養殖園區沒有專用的宰殺場地,養殖戶便在自家院門口的大樹下進行,甚至就在籠舍旁。看著同類一個接著一個被主人抓住用棍子敲頭慘死眼前,其他狐狸躲在籠舍裏瑟瑟發抖。

  小孫子看殺狐狸也不哭鬧

  對于親手從小養到大的這些小動物,怎能忍心以暴力方式讓它們慘死?養殖戶老王說,自己投入這麼大的成本,爲了掙錢致富已經顧不上太多,而且村裏的養殖戶采用的都是這種方式,十幾年已經形成傳統。

  老王說起初自己也不敢宰殺,就請人宰殺、剝皮,但一只要付10元錢,後來爲了節約成本,他只好下狠心。現在大家都習慣了,就連小孫子看殺狐狸也不哭鬧了。

  村民認爲養狐狸就是爲了宰殺、剝皮、賣錢,如果不忍心,你就別養。一些養殖戶認爲和他們談人道有點太奢侈,因爲他們都不是有錢人,而且養殖狐狸也是政府支持的項目。同時,養殖戶爲了節省成本,不再購買肉食飼料,而是將剝了毛皮的狐狸肉凍在冰櫃裏,剁碎後喂狐狸。

  保留它們死的尊嚴

  有目擊者說,其實動物也該有它們的福利。即便它們生來就注定是被宰殺、剝皮的命運,我們也希望它們能被人道宰殺,保留它們死的尊嚴。

  對待動物的態度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是衡量整個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據了解,許多發達國家對小動物都規定了詳細的福利待遇,養殖環境的標准化、隔離宰殺不被同類看到、宰殺要快、必須使用電擊法等。

  而中國的皮草行業目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養殖規模一家比一家大,其原因之一是發達國家的養殖産業在環保及人道的強大壓力下紛紛縮減,甚至有的國家只保留育種技術,再將培育好的種狐賣到發展中國家的養殖場進行大規模飼養。

  據行動亞洲動物保護團隊中國區負責人張媛媛女士說,對小動物的飼養和宰殺過程,其實對養殖戶和其子女的精神也存在一種潛在的傷害,他們在一項調查中發現,虐待動物和家庭暴力有一定的相關比例。

  善待動物也是善待人類

  確實,人的生存權大于狐狸的生存權,但不是有錢人就可以不講人道。身處文明社會,于任何生命都應持一種推己及人的態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同樣不施于其他動物的生命。也因此,即便藍狐生來就注定被宰殺、剝皮的命運,也應該被人道宰殺。實際上,對待動物的態度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是衡量整個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且這其實也是動物的權利。

  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國家建立了完善的動物福利法規,對動物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都有具體的規定。比如,豬在運輸途中規定必須保持運輸車的清潔,按時喂食和供水,運輸時間超過8小時就要休息24小時等等。而在德國,甚至還法定豬圈必須安裝空調,對豬圈每天打掃幾遍、地面的幹爽程度及異味達到幾級,都有硬性規定。實際上,我國于2006年實施的畜牧法,也已經體現了動物福利的理念,因此,動物福利其實也是有法可依的。

  善待動物,其實也是善待人類自己。動物福利何嘗不是人類福利。

  刀下救狐狸 放生成尴尬

  2013年12月初,在得知臨潼區藍狐養殖戶在大量殺狐取皮後,西安數百名愛心人士捐集數十萬善款,多次到養殖戶家中購買即將被屠殺的狐狸。爲了讓這些從刀口下挽救回的生命能有一個好的去處,愛心人士將至少300只狐狸,用卡車運到位于秦嶺腹地的牛背梁自然保護區放生。

  這個保護區是國家Ⅰ級保護動物羚牛及其棲息地爲主的自然保護區,裏面蘊藏著衆多的珍稀動、植物資源,是物種遺傳的基因庫。狐狸在這裏放生後,柞水縣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溝保護站巡查人員在叢林中便發現這群“新物種”,經觀察和走訪當地村民後,他們得知這群“新物種”原來是被人放生的圈養藍狐。據動保人員講,這群“外來戶”肯定會影響保護區的生態平衡,除了其自身能否生存外,它們會對當地“原住民”——雉類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

  因爲缺乏專業指導,愛心人士的放生善舉侵害了本地物種,也令放生動物難以存活,這讓管理部門頭疼不已。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吳家炎建議,放生動物和放生區域都要科學選擇,不要一放了之,不顧及後果。當放生遇到生態問題時,請愛心人士謹慎實施這種善行,讓我們的生態更加健康,讓我們的環境更加和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