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二課(叁)次第修學不可輕視
叁殊勝之清淨回向可令善根輾轉增上。比如今天做了某件善事,本來只有一個功德,但由于有清淨回向攝持,第二天就轉變成兩個、十個乃至成百上千之功德。僅憑一件小小的善事,就能得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果,是靠什麼緣起法而成辦呢? 當然就是清淨回向。因此修法之時,這些小小的環節都應落于實處。
在我們行持任何善法時,都要觀待自己的發心、正行和回向。當然,由于長時間在高原地方求學成熟口訣法,如今很多弟子見解已有所增上,他們的見解本身就是清淨發心。這種發心稱之爲勝義菩提心,也是清淨之正行和真實之回向。這時,他已經不需要將叁殊勝分爲叁個階段來一一樹立,因爲體用已經一如。雖然我們都很希望能達到這樣的見解,但這樣的條件,並非人人都能具備。
由于末法時代衆生煩惱沈重以及多方面條件不成熟的緣故,現前我們必須按照次第過程修學,決不能高攀見解。因爲僅憑文字般若去創造禅定,對解脫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說過,教理是見解的前行,但僅憑教理去樹立一切禅定見解,即便樹立得有多好,總歸只是文字般若而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解的伺察意之見解。當然,修法初期需要依靠心去作意,但是這只是一門前行,如果時時處于這樣的狀態之中,你的見解永久不會進展。因此聞思和實修必須要分開理解,不能混淆。將兩者混爲一談,恐怕也是常年在高原或其他地方修學,但是見解始終沒有增上的原因吧。我相信每一位修行者平常都在閱讀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對見解也有所了知,但爲何修行卻一直進展緩慢呢?恐怕就是時時依靠理論去打造一個見解。因此修法還是要細致一點。
當然,現前我們必然還是凡夫,在修學殊勝法門的同時,難免會産生懈怠和拖延時間的現象,這時候時時觀想四厭離法非常重要。若舍棄四厭離法,即便你所修的法有多麼殊勝,理解有多麼成熟,要赤裸見解,恐怕還是難以實現。因此,四厭離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時時都不能輕視。若能如是修學,意義也非常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