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二課(八)執著爲輪回之根源

  聖者言教 第十二課(八)執著爲輪回之根源

  如今有很多修行者非常執著于自己修行中的感覺——如果出現的感覺正是自己一直所盼望的,內心就會十分歡喜;如果出現的是一些自己並沒有想到的感覺,心裏就會産生煩惱。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一旦極端執著感覺的時候,就叫做入魔。

  比如有些人喜歡說自己晚上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好夢,或是做了什麼樣的噩夢;或者修行期間看見好的景色或不好的景色等等。他認爲看見好的景色,出現美妙的夢境就是功德,看見不悅意的景色或者出現不如意的夢境就是過失。難道功德與過失取決于自己的感覺嗎?當然不是,因爲功德與過失並不在于眼前看見什麼或者身上出現什麼感覺,而在于是否執著之上。

  如今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爲了成辦西方極樂世界,獲得解脫,而阻止我們成辦解脫的最大障礙就是執著。如《二觀察續》中曰:“諸有情即佛,然爲客塵障。”一切衆生都具佛性,因此,我們所追求的西方極樂世界並不在遙遠的地方,就在心性之中。由于我們執著太強的緣故,才遮止了本來面目。如同藍色的天空本就具有,但烏雲遮住了藍天而呈現出陰天的景色。如果如烏雲般的執著沒有消盡,藍色天空般的自性永遠不會赤裸在自己的面前,也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永遠無法呈現。

  當然有些人會認爲自己可以把業障擱置一旁而去往西方極樂世界,似乎西方極樂世界存在于自心之外。這都是很幼稚的想法。除非你有兩顆心,一個叫輪回之心,另一個叫西方極樂世界之心,這樣,你才可能一邊在輪回受苦,一邊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但要記住的是,你只有一顆心,你就是一個人,當你在輪回中遭受痛苦時,不可能同時感受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只有斷絕執著才是真正的驅魔。一旦出現執著時,就稱之爲著魔。無論你呈現什麼感覺,只要對它産生好感或厭惡,就叫做著魔。有些信衆對我說:“上師,我現前完全遵照您的教言在做。您時時在課堂上講不要執著,因此我現前一點都不執著。但是我今天能否講一下去年做的一個夢,請您看看這個夢到底是好還是壞?”我想,你剛剛不是說自己已經不執著了嗎?爲什麼去年的夢直到現在還挂在自己的嘴邊呢?若這不是執著,什麼才是執著?如果你的夢境是有形實體的話,恐怕你會用好幾層的鐵箱來存放。當一層層鐵箱開啓到最後一個小鐵箱時,才是你所珍藏的夢境。但是夢本身是虛幻的,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我們無法真地將它存放在鐵箱裏。舉這個例子的目的即是告誡大家,遮止本來面目的最大汙點是執著,遮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最大障礙是執著,令自己見解不能迅速增長的最大違緣也是執著。因此,現在就問問自己,在平常的修行過程中,執著有多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