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之前看過高山仰止,上悟下道大和尚紀念專輯,甚深感動老和尚之大悲大願行儀,懇請法師慈悲,再爲弟子們談談你在老和尚旁做侍者時所感受到老和尚的身教,另外借由今天殊勝的因緣,懇請法師慈悲開示您所聽到大悟下道大和尚所爲您開示的念佛法門,第叁,祈願大家都能獲得大和尚遍及一切處的慈悲法身加持,使令衆生生起堅忍之信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傳喜法師開示:非常感激您,這裏面多次的提到上悟下道大和尚,你提到我師父我師父都笑著對你:好孩子,好孩子,彰顯聖賢之功德,這個很重要,你不彰顯它就沈寂了,沒有人知道了。
所以我們中國古人就說抑惡仰善,不好的對大家的身心沒有利的,不要講,別人做壞事,你用嘴巴來宣傳,這一樣的,這個不好的,這個不好的,有過失,所以說那個叫什麼?---抑惡,對不好的就要把它止住,我們要弘揚什麼呢?要弘揚好的,連好的還弘揚不過來呢,像叁寶功德威威,贊莫能窮,這個你不看,去觀那個、挑那個社會上:這個是托缽的,這個是假的,對不對?要好的,真的你還贊莫能窮,對不對?你這個人就是說倒黴不倒黴,百千萬億無量諸佛菩薩沒有把你教化掉,來一個假的就把你度到下地獄了,對不對?所以這個人有時候有業障的。看到不好的就要忏悔自己,知道嗎?看到不好的要忏悔,不要說他,爲什麼你這個命這麼歹,會看到一個不好的,自己業障重嘛!然後要憶念好的。
我每次來臺灣,大家有緣的都看到說我頭頂上我們師父坐大寶蓮花,加持著大家,我是用有形的,你們聽得見,可以思惟的,師父是用不可思議的加持大家,我是跑業務的,師父他老人家確確實實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今天我去佛光山,我忍不住,還是把我師父的照片掏出來了,結果就很靈,所有看到的人都五體投地,給我們的那個佛光小姐也好,陪我們的那個法師,然後那個紀念館的館長慈容法師,看到都說愛不釋手,那麼一看就知道,人家有佛菩薩,我從最金店一個方面說,我說,你看有人問你,那個佛的耳朵會這麼大嗎?你就把這個照片給他看,佛的耳朵有這麼大嗎?你看人的耳朵就有這麼大,對不對?你想想看,我們這個時代,因爲我師父那個耳朵叫兩耳垂肩,就那麼大,你想想看,佛陀肯定有這麼大,所以這個很重要。
他第一個說叫我談談在我們師父他老人家身邊的一些感受到他老人家的身教,身教裏面,其實我師父最重的就是身教,他常常有時候跟我們提醒這一句話,他說:“言教不如身教。”甚至他還說“言教有時候還有缺點,”他說:“言教必訟(訟是诤訟,就是會爭論),身教必從(從是順從)。”他們老人家特別在這個惜福上,愛護我們的環境上,不僅是對人是平等的,我師父對人是一律平等,對衆生也一律平等,不但對動物平等,對植物也平等,我師父出去散布,一路他散布,一路說叁皈依,碰到一個小衆生,都會停下來給它說叁皈依,叁皈依說完之後,我師父說,有一次,他發現一只兔子,師父給它說叁皈依,說完叁皈依,然後洞裏還爬出一個螃蟹來,師父說:“恩!不錯!我說的是叁皈依,沒想到還有一個螃蟹也在聽。”多開心,你看。特別是他很奇特,他用這個餐巾紙,他用完了之後,你看我這也是,我這個全省的這個餐巾紙,我就把它裝到口袋裝來了,用完了之後,它都可以折好多面了,對不對?用完了再折一面,對不對?還可以用,這個餐巾紙的壽命長了,你就壽命長嘛!對不對?因爲你拿到手你用它,這就是你的福,你多用了,用得越多時間越久,你這個福就保存得越久;你用得越少,你的福丟掉得越快,對不對?就是這個道理。它壽命有多長,就看你珍惜不珍惜它的壽命,這叫珍惜物命,物有沒有命啊?有啊!有物命,要物盡其用,每一個東西,你不要忽略掉它的公用,所以,我師父的這個身教你看,我從學到一手來,我這一輩子就受用不盡。這一張餐巾紙啓發大家,大家也這樣用,師父就這一個身教,對世界改變多大啊!包括那個時候就也有一次性的杯子,師父最討厭喊它叫一次性杯子,他說:“誰告訴你這叫一次性杯子了?多用兩次不可以嗎?”因爲這很奇怪,你給它起好了一次性杯子,大家就不願意用第二次,對不對?然後我師父他老人家就覺得這個被浪費掉很可惜,師父之前近八十歲之前,他住的房間都是沒有洗手間的,你知道爲什麼沒有洗手間嗎?做爲師父他老人家來說,哪一個房間要裝個洗手間是很簡單的,爲什麼不裝洗手間,你知道嗎?他覺得那個抽水馬桶太浪費水了,一開“噗通!”那一大池子水下去了,太浪費水,所以他老人家洗手什麼的,他就用水用得很少,洗臉也是用水用得很少,但就是這個很少的水,他都不舍得倒掉,他會積攢在那邊,然後積得多了再去沖馬桶。
有時候他在寺院裏,他去走,有時候有的是遊客或者是香客,他們就是這個生活習慣不太那個節儉,來了之後就會把毛巾什麼都丟掉,甚至有的衣服丟掉,大家會覺得這個東西丟掉,在垃圾桶裏面是很肮髒的,對不對?你是不會去撿的吧!但是我師父就會去彎下腰把它撿回來,撿回來他說這個洗洗,雖然不能穿,不能那個,至少還是可以當抹布、拖布還是可以的,這個布它是至少它是布嘛!不能當衣服穿,但至少是布,還是可以拖地,還是可以抹、洗東西。你看新加坡那個許哲老居士,她穿的衣服都是垃圾桶撿來的,而且我們出家人,佛教教育我們應當穿就要穿這種衣服,你就不會再貪戀,都告訴我們把這衣服拿來洗,洗了埋在土裏,因爲土它會有去汙、吸濁氣的這個作用,埋在幹淨的土裏,然後再拿出來再洗,念幾遍咒,再髒的東西,土裏埋幾遍,洗幾遍,念過幾遍咒,都不會再髒了,哪怕是從屍體上剝下來的,你那麼處理幾次也就不會再髒了,而且一個修行人,你穿成這樣的人,你不會生傲慢心,對不對?你穿著世界名牌你會有傲慢心,請問你穿個裹屍布做的衣服,你還會有傲慢心嗎?非常適合修行,所以師父他們修行的成就來自于哪裏你看?有時候就是來自于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我說的這些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你們敢學嗎?
他老人家還來過臺灣一次,廣欽老和尚的道場---六龜妙通寺,請師父來傳過叁壇大戒,當時得戒和尚傳印長老,就是現在的我們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因爲傳印長老他在北京,他做這個我們佛教界的這個地位比較高,大家一般比較知道,但是從出家人的資格來說,我們師父比他早出家幾十年,成就、道德其實都是只在他之上,不在他之下,當時臺灣都知道得戒大和尚,我師父是羯磨阿闍黎,所以叁師之一嘛!叁師就是得戒、羯磨、教授,當時我師父是羯磨,來過臺灣,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傳戒不是一天兩天的,不僅給出家人傳授了叁壇大戒,師父回去還跟我們說傳菩薩戒那天去了好幾千個居士,所以我們臺灣好幾千居士都是得過我師父的傳的戒的。他有一次在國內也是,因爲我們師父他傳戒這是很著名的,所以中國文革以後傳第一堂戒,我師父就被請爲叫開堂大師父,這個出家人知道,受戒裏面最主要的就是開堂大師父,其實有時候得戒和尚還只是象征性的,開堂大師父是陪伴著戒子從頭到尾的,教東西都是開堂大師父在教,所以開堂大師父是決定了一個戒的質量的,戒子得戒的情況的,所以這個我師父長期以來都會被大家聘請爲開堂大師父,從中國的第一堂戒開始,後來有一次也是,有一個地方要請他去傳,也是做羯磨教授羯磨阿闍黎,本來那個地方比較遠,我師父就想那麼遠不去了,後來有個弟子要去求戒,我們這個師父爲了這個弟子,答應他,就過去了,但是作爲傳戒來說,叁師是沒有什麼事情的,但是師父他又空不下來,怎麼辦呢?結果戒子們嚇一跳,師父每天去打掃廁所,你想想看,得道高僧,人天福天,真正的大和尚中的大和尚,這在我們國內佛教界都知道的,他老人家早就開悟得到的,但是以他這麼尊貴的這麼一個修行人,表現在生活當中你哪裏知道?他還每天去打掃廁所。
我們在師父身邊都還有很多感人的,包括師父那個時候我們到場條件還不好,沒有自己的車,要出去弘法都做公交車什麼的,我就給師父背著包袱,有時候還要到那個客運轉乘的客運站,轉乘長途車,客運站裏面很多人就那樣坐在椅子上,師父有時候看到人這麼多,他就故意這麼繞著大家走,把它當成大雄寶殿,把大家、衆生就當成是佛,故意的繞著大家走,而且挂著很莊嚴的佛珠,還要拿著一串佛珠,還要抖動它,然後嘴巴還在念佛,讓大家都知道,一看老和尚都在念佛的,那大家就都會關注,一關注就會跟著師父你看,撥著手珠,跟著師父在念念念,眼睛看到是不是心裏面也會念?也會念。衆生的法緣是第一的,什麼寺廟什麼道場那都第二,在汽車站那麼子的一被關注,那就種下了得度之因啊!是不是?
我們現在能學到佛多幸福啊!兩千多年這樣傳下來,就是這樣的高僧一代一代延續佛陀的光。
…(後略)
文章來源:摘自傳喜法師《傳法喜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