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若有出家師父在外面賣自種的水果,說是爲了建寺籌資金,請問如此我們可以跟他買嗎,有違佛法嗎?感謝!
傳喜法師開示:這個從小乘的戒律來說,是不可以的。
出家人不挖地,出家人不生火,小乘戒律上是這樣。但爲什麼中國可以呢?中國是大乘的,所以到我們中國之後,馬祖他立了一些規章,馬祖開辟了叢林,讓修行人居住在一處,然後百丈立清規,所以當時也有持小乘戒律的人反對,這魔鬼破佛的戒律,但是從長遠利益上來說,佛法在中國建立下來,有了優秀的、優良的叢林製度,讓佛法不衰的、持續的傳播下來,是有功的。
所以我們必需對祖師要有像佛一樣的信心,不能跟祖師跟佛打架。馬祖祖師你是不是跟佛不一樣啊?馬祖就是你面前的佛,他代表了佛的一種智慧。在熱帶,叁衣一缽天天出去托缽行,你到北極試試看,對不對,出去托缽,就訪了一個城子回來缽都黏在手上了,你的肉跟缽就結成一體了,都成冰塊了。所以說自己寺廟如果不做飯,那是很難的,而且中國的是農業社會,你說出去乞討,中國沒這習慣,不像印度,印度乞討是修行人的標志,都統稱爲沙門、修行者,各各道,九十六種外道,那說明他們修行是很興盛的,社會形成了這種製度,有人來托缽就會很恭敬的給,中國沒有的,中國,你托,別人看不起你,包括這樣子的緣故,我們開法會的時候,很多人來托缽,我看到是很高興的,但是,我看到有的人也不高興,這個師父怎麼來托缽啊?這個師父很偉大的來托缽,我看到真好。
你看我們海濤法師的法會多壯觀,這麼多人來托缽,我們還沒披紅袈裟呢,他們都披著紅袈裟,所以我們覺得不披紅袈裟有點不好意思。我是看他好處呢,因爲沒有其他的什麼,就不去看那個了,是吧!反過來說,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他有他的必要,也耕種、開始耕種,對不對,因爲農業社會,士、農、工、商,我們是出家人叫乞士,但是農業還是社會比較受人尊重的,我們出家人也能夠自食其力,“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飯自己飽,”這個百丈大師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食其力,這也贏得了社會的對出家人的尊重,對不對,這讓佛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延續下來。
所以臺灣這個寶島,別人摘兩顆水果拿出來義賣,你說可不可以?我認爲,如果真的爲了建寺廟也可以,不要說自己種的水果拿來義賣,有的別人供養給我們師父的,我們拿出去義賣,照樣別人賣得,還不是很開心,對不對,也有這樣子的;但是,在這裏我個人我並不對這些,因爲我個人我對這個比較那個,就是不大喜歡,但是對這個現象來說,我雖然我不會這麼去做,但是對別人這麼做,我並不會認爲他什麼不如法,不會。
請問這個師父造寺廟爲自己造的嗎?
傳喜法師開示:這本來就是爲了佛法,爲了衆生,對不對,動機很重要。我們師父常說的那句話,動機決定一切,對不對,這個問題我不討論了,所以在座如果你是比如說:你是一個在家的,你問這個問題,其實這也不是你管的範圍,出家人有師父管,有僧團管,出家人不管怎麼樣,哪怕是假裝的,他是小偷,找了一件出家人的衣披上,頭剃了個光頭,這個也是你恭敬的對象,跟你說了,講到底了,這是佛說的《地藏十輪經》有,就是這樣。我們在家人就是恭敬叁寶,所以我常常我雖然是出家人,我還常這麼想我也是叁寶弟子,所以我也必須得恭敬叁寶,對所以的叁寶形象----佛、法、僧的形象,我都打內心裏恭敬,有時候明明車開過,看到過路有一個好像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個是個假的,但我心裏也會想,我們這個時代還不錯,還能看到假和尚,說明和尚還是有一點價值的,還有人願意冒充,我們還是名牌,才會出山寨版的,對不對?在過一千年,誰再冒充出家人,到末法時代還有人冒充出家人嗎?沒有人,說明現在出家人還有點值錢,還被社會尊重的;反過來說,因爲叁寶還是很偉大的,他爲什麼要裝出家人呢?這個也同時證明,叁寶是很尊貴的,看到這個形象也應當憶念佛,你要想佛就這個形象,佛就這個形象,一切諸佛,都是由這個形象而成佛的,沒有一尊佛是在家的人。你要知道,佛來到人世間,連生都不生在家裏,佛爲什麼降生在藍毘尼園,不是生在自己父王的宮殿,也沒有生在媽媽的宮殿裏,對不對,大家要想,生都不生在家裏,所有的佛都是遠離俗世、遠離煩惱、遠離俗世、遠離家裏,成就佛道的,一切佛都是這樣,我們出家都是爲了追隨佛陀的這樣,才割愛辭親這樣子來悟道修行,所以看到出家人,就看到一個假的出家人,就看到一個演員,電視時扮演的一個出家人,你都要合掌恭敬,當真的恭敬,就看到路邊有一張出家人的照片貼在那,你也應當對這個照片生恭敬,像看到真正的師父一樣恭敬,這個才是叁寶弟子,所以這個紙條討論這個問題,不管你動機怎麼樣,你有罪,要忏悔,因爲這不是討論的範疇,但是我講了這個,大家都明白了,我以這個功德回向給你,消除你這個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