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诳語

  1 佛的言語句句真誠,決定沒有妄語。

  2 《金剛經》裏面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3 佛教我們第一重要的修學原則,就是“真誠”,決定不能欺騙一切衆生,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4 真誠從什麼地方做起?從不妄語做起,從不騙人做起,這是下手功夫。

  5 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老實人佛光常照。

  6 別人欺騙我們,我們待人還是要真誠。

  7 別人不用誠心對待我,他願意在六道輪回;我們要想出離叁界,我們就一定要用真誠之心。

  8 他在迷,他不曉得修德,我們是已經覺悟,我們要全性起修,全修即性。全性是什麼?真誠的心就是全性。

  9 對一切人、對一切物都要用一個真誠之心,決定不欺人。

  10 無論在什麼時候,真誠待人接物那就是修行。

  11 佛法是教你恢複自己的本能,唯有“至誠心”,才能夠恢複自己的智慧德能。

  12 “至誠心”,誠到了極處,沒有一絲毫的虛假,這個心叫真心。

  13 也許諸位認爲:我要是用真心、誠心,我什麼事都辦不通!

  14 有人說:我做生意,我要不騙人,我怎麼賺錢?其實這個觀念錯誤了,如果說騙人就能賺錢,會騙人的很多,他爲什麼窮光蛋一個?可見得他賺的那個錢不是欺騙來的。

  15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財富是過去生中修財布施得來的,你命裏頭有的。

  16 你用真誠心,你今天做生意賺這麼多錢,你用盡欺騙手段,你今天還是賺這麼多,不增不減,那又何苦去騙人?沒有這個必要。

  17 古人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這是你命裏注定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與用心沒有關系的。

  18 你用真心,你今天得的這麼多,你用假心,得的還是這麼多,不相幹!可是你用真心,你能成佛,你用假心,你要墮叁途,這個冤枉!

  19 我們待人接物要用真誠,不要虛僞,這是學佛成佛的基礎、根本。這是菩提心的本體,本體就是至誠心。

  20 佛菩薩用的心就是至誠,我們也用至誠心,跟佛菩薩就沒有兩樣。

  21 心裏幹幹淨淨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個心就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真心。

  22 真心裏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

  23 你有妄想有雜念,這個心就不真就不誠了。

  24 說到誠心,我們自己都覺得:我的心很誠。其實你的心早已迷惑,你沒有誠心。

  25 誠這個字怎麼講法?曾國藩在《求阙齋筆記》裏面,給誠下了定義,“一念不生謂之誠”。

  26 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哪有誠心!

  27 誠心是真心,真心裏頭當然沒有妄念;有了妄念,這個心就不誠。

  28 真心的本體是什麼?本體就是菩提心裏面的“直心”,也是《觀無量壽佛經》所講的“至誠心”,真誠到了極處。

  29 你會用真心用誠心,就是你已經發了菩提心,那你就是菩薩,不必受菩薩戒。

  30 受菩薩戒的未必是菩薩,你要是用真心待人,那你是真菩薩,你不是假的。

  31 一念不生是至誠,誠到極處自然就通。

  32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就是所謂的“至誠感通”。

  33 至誠,才能與佛菩薩感應;一塵不染,才是恭敬。

  34 至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就不會被境界所轉。

  35 真誠到極處,就得定,就開智慧,必得叁寶加持。

  36 有誠敬,才能做到“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37 有誠敬,自然會依教奉行。

  38 我們對一切衆生,要恭恭敬敬、誠誠懇懇、老老實實。

  39 有至誠心,智慧就現前,對世間世出法就通達無礙。

  40 至誠心起作用,自受用是清淨、一塵不染;他受用是大慈大悲。

  41 至誠心它起的作用就是這個,這個不要學的,這是性德,真如本性裏頭本來具有的。

  42 用真誠心、清淨心對待身體,讓它法喜充滿。

  43 要以真誠心待人接物,我們在佛法才能入門。

  44 學佛的秘訣是“誠敬”。

  45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46 念佛的時候,要至誠恭敬、如同佛在面前。

  47 念佛的心要懇切、要真誠才會有感應。

  48 我們每天二六時中,以真誠心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叁寶都具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