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首偈語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主要說明什麼呢?
有師兄弟二人一起修行,其中一人不看經文,不講究智能,只是苦行修福報,死後投胎到皇宮做了大象,披金戴銀,身挂璎珞。出身皇宮的大象,雖然高貴、威武,可惜投生畜生道,雖有福報,卻沒有智慧。
另外一個師弟,平日讀經、研究,日後成就了阿羅漢果,但是卻連吃飯都有困難,經常有一餐沒一餐的。後來他想:「我是個阿羅漢,難道國家能不供養我嗎?」于是就去找國王理論。到了皇宮,由于阿羅漢有天眼通,他一看到這只大象,非常詫異,叫道:「那不是我的師兄嗎?」
忽然間,他悟到了一個道理:「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雖然大象披了璎珞,總還是畜生,沒有智慧。「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只修智慧,不修福報,雖然已經成就阿羅漢,卻連一碗飯都很難吃到。所以,這首偈語也就是在鼓勵人要福慧雙修,要重視行解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