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救貧」和「救急」,我們如何拿捏分寸?
貧窮是救不了的,貧窮要靠自己努力振作,教育才是根本。對于失業或貧窮的人,如果只是在金錢上給他一點錢,這並不究竟。例如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做了善事,和有了佛教信仰再去弘揚佛法,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做善事只要有錢,一百塊、五百塊捐助出去,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只要對方接受了,捐錢者就是善人,善事就做成了,這是一時的救濟。
弘揚佛法就不僅止于如此,弘揚佛法是「什麼人能講佛法?」「誰能夠接受佛法?」佛法是心靈的救助,這就不簡單了。弘法者跟救濟者的工作,兩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現代佛教除了要發展社會公益、慈善服務之外,更重要是要弘揚佛法、講經說法。唯有佛法教育,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人性的缺陷,給予人信仰、信心上的增補,它爲人帶來的是一生的幫助,這更甚于一時的慈悲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