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兩會”民族宗教界座談會上的發言
◎釋永信
尊敬的各位代表、委員: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此次民族宗教界座談會,與大家共同探討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大潮中,民族宗教界如何爲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衆所周知,我省是宗教大省、文化大省,宗教界在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和文化強省戰略實施的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目前,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繁榮群衆文化生活,服務于地方經濟。像洛陽的龍門石窟爲世界佛教文化遺産,開封大相國寺的佛樂、新密超化寺的“超化吹歌”、少林功夫等,也都是重要的文化遺産。
去年,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古迹列入其中,必將帶動地方旅遊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在《河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第八篇第四章“提升中原文化影響力”中提到:“支持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等世界文化遺産保護開發,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中原文化走向世界。”依照綱要精神,我們將在海外建立少林功夫、少林禅修、少林禅醫、佛教梵呗等文化推廣機構,弘揚優秀佛教文化、澤被蒼生。
郭庚茂省長在1月17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文化強省建設,增強發展軟實力”、“繼續做好民族、宗教、統計、參事、史志、文史、地質、氣象、測繪地震、社科研究等工作”,並將這些內容作爲2011年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足以見出河南省政府在加快“文化強省”建設中的決心和意願。作爲民族宗教界代表,我覺得在建設中原經濟區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中,我們應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落實宗教政策,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認真學習貫徹《宗教事務條例》,加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內部管理,開展好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發揮宗教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的積極作用;
二是要加強教職人員的培養,讓他們了解國情、了解省情,找好弘法利生的准確定位:關注社會、熱愛生活、利益衆生;正確引導廣大信教群衆愛國愛教、遵紀守法、勤勞致富;
叁是要“積極融入中原經濟區大戰略”,獻計獻策,發揮自身優勢,努力使宗教更好地服務于群衆,服務于社會;
四是要在以往的基礎上,加大推進慈善事業的力度,多做善事。民族宗教界要積極興辦和參與社會救助、慈善服務事業,這既是各教經典教義所倡導的,也是構建社會和諧、弘揚宗教教義所必須的;
五是要做宗教界先進事迹的宣傳人,做弘揚民族優秀宗教文化的傳播者與踐行者,進一步加強不同宗教之間的相互交流,爲“文化強省”多出一份力、多做一份貢獻。去年8月25日,河南省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在鄭州成立。劉懷廉部長對河南省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的作用、意義進行了明確闡述:“成立河南省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能夠搭建起宗教文化與省內外交流的平臺,……有利于把我省曆史資源和宗教資源更有效整合起來,有利于發掘和弘揚優秀的中原宗教文化,推進我省文化強省建設……”
最後,我們也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大力支持宗教界的民間運作,讓優秀的宗教文化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阿彌陀佛!
中國嵩山少林寺方丈
釋永信
201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