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全省民族宗教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全省民族宗教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的發言

  

◎釋永信

  尊敬的史部長、張省長,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新春好!

  長期以來,省委、省政府、省委統戰部、省宗教局對宗教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對宗教界一直關心愛護,對愛國宗教團體建設一直大力支持。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們佛教界在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的領導幫助下,在廣大僧衆的共同努力下,認真學習、執行《宗教事務條例》,積極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堅持正信正行,爲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做出了貢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悉心關懷,離不開各宗教朋友們的支持。在此,我代表佛教界,向各位領導和各位朋友們致以衷心地感謝!

  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衆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試行)》指出,“文化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強大推動力。充分發揮中原文化兼容並蓄、剛柔相濟、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優勢,建設和諧文化……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中國宗教文化一個突出的曆史特點是重視行善積德和道德教化,把去惡爲善放在宗教教義與宗教活動的首位,作爲宗教的主要精神方向。河南宗教界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應發揮積極作用。

  爲落實十八大精神、助力于中原經濟區建設,全省佛教界在省委、省政府、省委統戰部、省宗教局的正確指導下,主動地擔當,積極工作,抓思想建設、道風建設、僧才隊伍建設,服務社會,服務中原經濟區大局。2012年,河南省佛教協會在繼續做好“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的基礎上,舉辦了“講經交流會”、“教職人員進修班”,並開辦“佛教界人士政策法規培訓班”,引領廣大僧衆堅持走愛國愛教的道路,充分發揮佛教界在建設中原經濟區、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2012年,少林寺先後舉辦了水陸大法會、第二屆佛醫高峰論壇、少林問禅等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少林文化的認知度和影響力。爲積極配合河南省實施“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將佛教文化中與人爲善、崇尚自然、關愛生命等思想傳播出去,2012年9月4日至16日,少林寺在德國、奧地利舉辦了“少林歐洲文化節”,著重傳播了少林文化中平等慈悲、圓融無礙的思想,得到當地民衆的青睐與好評。由于上級的重視和支持,少林文化已成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名片,成爲國外認識中國、認識河南的一個重要窗口。截至目前,少林寺武僧團已出訪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少林功夫展演;有叁十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要來少林寺參觀訪問;在海外有四十多個少林文化機構,從不同角度宣傳河南,傳播少林文化。以河南爲代表的中原佛教文化是少林文化之母、之根,是河南這塊肥沃的土壤培育了少林文化。現在,用少林文化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佛教是中國傳統宗教,佛教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實現中部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大潮中,大有可爲。作爲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助力于中部崛起、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貢獻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佛教協會將努力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緊緊圍繞十八大提出的“提高國家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這個主題,堅持走愛國愛教的道路。在任何情況下,都與國家和人民同心同行;二是用十八大精神指導實踐,認真學習執行《宗教事務條例》,加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內部管理,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促進工作落實;叁是發揮好政府與信教群衆之間的橋梁作用,積極協助各級各部門貫徹宗教政策法規,努力爲全省宗教領域的和諧與穩定作貢獻;四是充分發揮宗教文化優勢,發掘宗教文化資源,爲建設中原經濟區、提升我省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推動中原文化的傳承與當代新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五是加大推進佛教慈善事業的力度,多做善事,積極興辦和參與社會救助、慈善服務事業。

  當然,僧才的培養一直是我們佛教界尤爲重視的工作。在新的一年裏,我們會繼續加強教職人員的培養,讓他們了解國情、了解省情,找好弘法利生的准確定位,關注社會、熱愛生活、利益衆生。同時,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提高僧人的各項素質,堅持正信正行,服務于中原經濟區建設,服務于社會及民衆。

  最後,也希望地方基層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切實落實宗教政策,切實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爲宗教界和信教群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創造條件,讓優秀的宗教文化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中原經濟區建設。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謝謝各位。阿彌陀佛!

  

(2013年1月16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