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變的禅修
◎釋永信
中國佛教已近2000年了,自上世紀80年代逐漸恢複以來,雖有進展,但依然面臨著很多挑戰和困難。如今,要中興少林寺這座禅宗祖庭,必須帶領僧人在禅修上下功夫。
“天下功夫出少林”,此話沒錯,在人們心目中,少林僧人功夫蓋世。事實上,少林寺真正的功夫是“禅修”,祖傳少林拳等功夫也是在少林僧人參禅過程中派生出來的。禅是我們少林寺僧人生活中的核心,出家人只有通過修禅,才能夠了脫生死,少林寺的其他文化,像武、醫、書法、建築、造像等,都由禅派生出來。
其實,少林功夫最早就是指坐禅的功夫,修行的功夫。看功夫上有沒有見地是指坐禅的功力如何。少林拳能成爲中國的一大流派,能在國際上享有聲望,與禅定的功夫是分不開的。
少林武功的最高境界是練就“不動心”。我在一二十年前就跟大家講:少林武術不僅僅是一系列的動作、套路,這些只是少林武術的外表。少林武術的核心是功夫。少林功夫的極致是練就不動心,內心不亂爲定,外不著相爲禅。外不著相,才能變幻莫測,博大精深。沒有練到不動心,在生死關頭,心亂、則手亂腳亂,學了功夫等于沒學。練就不動心,就不再貪生怕死。不貪生怕死並不是不熱愛生命,相反更熱愛生命。學會熱愛生命,才是學禅的真正目的啊!什麼樣的生命才值得熱愛?只有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生命才值得熱愛;什麼樣的人才會熱愛生命?只有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人才會熱愛生命。要想達到沒有煩惱沒有痛苦,只有練就不動心。武術禅就是通向不動心的一條大道。
說到禅這個詞,在許多人的眼裏,把它看作中國佛教文化的一個代言詞了,感到有點神秘。我個人理解,禅就是修行之人生活中的一種智慧。
達摩祖師當年說:心如牆壁,方能入道;外不著相,內心不亂。這句話說的就是大乘壁觀法門,用一個念頭壓倒千萬個念頭,追求出家的終極目標。少林寺作爲禅宗祖庭,在恢複發展的過程中,認識修禅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失去它就失去了一切,恢複它也就恢複了根本。現在,我有幾個弟子多年來堅持在山上住茅棚苦修,而打禅七則是少林僧衆堅持了多年的傳統共修法門。
按我們少林寺的規矩,夏天以講經、研究佛經爲主,冬天以打禅七、禅坐爲主。冬天天冷,五谷歸倉,人心也容易收得住,是打禅七最好的時光。過去很多祖師大德,都是通過禅堂打禅七開悟的。
參禅本來就是僧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一,而參禅的最好方式是坐禅。寺院的僧衆集中在一塊,按照祖師定下來的規矩坐禅,肯定是參禅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方式。這種坐禅方式,就是打禅七,是最精進的禅修。
少林寺自恢複打禅七至今,很少被外人知道。這是我們教規的要求,打禅七本身就需要一種閉門清修的狀態,不能被打擾。所以,這種在家人看來很神秘的重要佛事,真正了解的人不多。我當少林寺方丈後,心系一件大事,就是盡快修複禅堂,恢複少林寺僧人的禅修生活。
少林寺從山門到最後一座殿,一共有七進院落,兩邊有多處配殿,光中軸線就有十幾座殿堂,這個是供信徒們來過宗教生活的,供遊人們來參觀,來瞻禮少林文化的場所。少林寺僧人修行生活都在兩邊,在中軸線上你看不到有幾個僧人,也看不到僧人們是怎麼生活,怎麼修行,怎麼練功的。我們的修行生活都在兩邊的僧人生活區裏。
真正的精進禅堂,在修複後的中軸線裏邊,在家人一般不讓進,女衆更是絕對不能進的。
打禅七,與一般的坐禅不同,不是寺廟裏每個僧人都能夠進禅堂打禅七的。打禅七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有一定的修持;有一副好的身體,好的腿子,就是要有我們盤腿的功夫;懂禅堂的規矩,因爲大家都是在禅堂裏邊想了脫生死,想克期取證,這個時候,要是有人來打閑岔,不但自己修不好,也會影響別人,我們稱那是背因果的事情。打禅七期間規矩很多,裏面不許說話,我們稱之爲不准充嗑子,一切行動聽號令,聽法器,要是不懂規矩,聽不懂號令的話就容易打閑岔,自己起煩惱,別人也容易起煩惱。所以禅堂不是一般人都能進的。
凡是進禅堂的人,他的發心是不一樣的,但追求的終極目標卻是一樣,他力求在打禅七的49天中脫胎換骨,所以我們又稱禅堂爲“大徹堂”,也稱爲“選佛場”。
一個禅七下來,僧人們從氣質上、心態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那種自在,那種禅悅是不可用語言來描述的。你想,七七四十九天,每天同一個話頭,每天同一種生活方式,每天接觸的就一種鍾板法器聲,所以幾十天下來是非常自在,非常舒服的。
但僧人要獲得開悟,獲得這種感覺是非常不易的,得下功夫才行。
打禅七期間,僧人一般不准出禅堂,小病在禅堂裏面休息幾支香,大病,由班首執事們在一塊商量了之後才能出禅堂。所以,在禅七期間,僧人們把自己的生命都要置之度外,事前都要到方丈這裏告一個生死假。
僧人在打禅七期間,每天早晨3點15分起床,晚上11點45分休息,下午3點至5點是休息時間,其他的時間在禅堂裏面坐12支香,行12支香,估算起來相當于每天要走30公裏的路程。這是禅堂裏面的規矩,比較嚴。連續幾十天,互相不准交流,不准說話,一個是時間很緊,另一個是念頭不能散。
盤腿打坐時,禅堂裏的僧人一個個都用禅袍將雙腿包起來,端身正坐,以求身直而心正。此時的禅堂,寂靜到什麼程度呢,你擡下手,咽口唾沫都會對周邊的人形成噪音。靜到一定程度,身上血液流動都能聽得到。要達到這樣一種理想的狀態,需要一個修行的過程。
少林寺的禅七生活既清苦又嚴苛,禅堂規約大小千余種,比如在“五七”以內,參加禅七的僧人們不准洗臉、刮胡子、洗澡。在禅堂裏不能打瞌睡,即便如廁都要在規定的時間進行。這需要禅修的僧人對自己的身心嚴格控製。
一進禅堂就可以看到張紅紙,紅紙上寫明有八種現象是要挨香板的,如昏沈、睡覺、搖頭晃腦、抓耳撓腮、自言自語,等等。有專門的監香在裏面巡香,有人違反規定,就會挨香板。在個人修行境界上面呢,有班首們與你交流,給你調理。
由于每個僧人的因緣不一樣,每個僧人用功的程度不一樣,每個僧人處的境界不一樣,所以,我們的班首都會給他調理,能出境界,總比不出境界好。
我們“七個七”中間至少有叁次,班首們向坐禅的僧人問話,問在打禅七期間有什麼境界,有什麼想法,僧人一一道來,各種各樣的境界都有,奇奇怪怪的事很多。然後由班首們、有經驗的禅師們給他調理。不調理,容易出偏差,由班首們調理,就不會有問題。
打禅七期間,僧人的生活比較清苦,每天睡眠不過4個多小時,如果僧人身體不適,也不利修行。所以,得配備有助于禅修的食物、茶水。我們有少林藥局嘛,他們也會針對僧人的身體狀況,調配一些中藥,以利僧人順利度過這七七四十九天。
我當方丈,事務太多,但只要一忙完,我就會到禅堂裏面去坐香。我每次進去都有不同的收獲,每次進去都不想出來,要是能一直在禅堂裏坐上幾十天該有多好。我內心一直認爲,這種生活,才是我最向往的,最追求的。
打禅七期間,每天有班首在裏面開示。我每天晚上一般至少坐一個五板香,講開示,這也是我的功課,必須參加的。一到禅七,少林寺上下都要護持這個禅七,做好這個禅七,希望通過這種形式激勵大家開悟,找到清淨,找到自我。
少林寺每年的十月初五開始打禅七,至臘月初八佛成道日圓滿。
2009年底,少林寺正處在“被上市”的風波中,社會上各種輿論沸沸揚揚,有的出于關心,有的是因爲誤解,當然也有人惡意攻擊,但少林寺的出家人不會因此而放棄自己的信仰,反而會更注重保護少林寺這一禅宗祖庭的聖潔。
這一年,少林寺打禅七照樣隆重舉行,僧人們如期進入禅堂。在七七四十九天中,盤腿打坐,聆聽著鍾板法器聲,觀想內心,了生脫死,尋求開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