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化家庭 叁、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叁、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佛化家庭,要以受持五戒善法爲基石,受持五戒是每個佛教徒之要行。現將名列下:1、不殺生而仁愛。2、不偷盜而義利。3、不邪淫而禮節。4、不欺妄而誠信。5、不飲酒而調善身心。此五戒上半截是倫理原則,下半截是儒家之五常,上半截是遮止不當爲,下半截在做必當爲。能止,當爲,止而不當爲者曰戒,作所必當爲者曰善。戒善圓滿是完成人格之標准,故佛弟子應依此爲行。 、

  l、不殺生而仁愛;不殺生即不傷害一切有生命體,能不殺一切有情體即心起仁愛。不殺生,有開遮之方便,嚴格說,能傷害一切有情之器具都不能執,這是遮止,若人處於惡蟲中,能傷害人亦要防除,這是開戒,但能不要傷害的還是以慈悲爲懷。-—切執刑、屠畜,煮蠶等都在遮止之列,若有違法亂紀之人,當依國法開許方便,若爲避瘟疫除滅毒蟲,也依方便攝之。但要知道遮開是愛利全國人民,仁義本在維持和平,若能愛己如愛人,從愛己,推而廣之,即愛人、愛家、愛國、愛人類、愛一切有情體就是博愛。

  2、不偷盜而義利:偷即是詐騙,趁人不知竊取東西,盜即是強劫豪奪,也就是說不與而取,非分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屬於偷盜。能資生活而遂望之謂利,致利於宜之謂義,功食相准,受施相稱,知利己須利人,即利人爲利已,就是義利,若人能行義利就沒有偷盜之現象。

  3、不邪淫而禮節:淫指男女行爲之事,不正當的男女行淫爲邪淫。除依國法民俗所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乃至男與男、女與女及一切畜生等,都是佛所遮止。故曰:君子之道,造端夫婦。合理而行之謂禮,適當而止之謂節,合理則正而不邪,適當則樂而不淫。

  4、不欺妄而誠信:不欺妄即不用語言欺騙他人,誠者公私如一,信者言行若符,言行一致者即誠信。若人與人,人與社會交際相互欺诳者,那麼人心就會惶恐不安,社會就會崩潰。故佛製不妄語戒。

  5、不服亂性情品而調善身心,凡飲有含刺激興奮性者,都會成爲一種愛好,成爲習慣,腐敗身心健康,拂亂性情血氣,由之而肆行於盜邪等事。若不服亂性情品者,生活起居都有一定的安排、調節,則身心自然調善。

  此五戒,有性遮之別,前四種爲性戒,後一種爲遮戒;性戒與人心之危害,遮戒與道心之障礙。若人能受持五戒,則必爲人中之聖賢。若人能受持一至叁戒,則未能完成完善之人格。但佛化家庭應根據現實條件,現實生活而受戒,盡量做到受持五戒,依五戒爲生活基礎。那麼就可以完成完善的人格,故佛教的道德行爲,依五戒爲基石,在這基石的基礎上,能行自利利他之菩薩之道,完成究竟的人格。

  若佛化家庭的成員能做好上述的叁個方面,那麼,佛教徒就會被社會上所重視、承認,也會被社會上所采納,所贊譽。這樣佛教就能浸透人心,就能完成人間佛教的宏偉目標,這就是建設佛化家庭的本質意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