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叁昧

  念佛叁昧

  禅觀之一。指以念佛爲觀想內容之一種禅定。亦即觀念佛德或稱念佛名之叁昧。分爲因行、果成二類。

  (一)因行念佛叁昧,指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二者皆爲觀想念佛,反之,一心稱念佛名,即爲稱名念佛。

  (二)果成念佛叁昧,指上記叁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現前。因行念佛叁昧爲「修」,果成念佛叁昧爲「發得」。觀無量壽佛經(大一二‧叁四叁中):「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明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叁昧。」大智度論卷七亦載,念佛叁昧能滅除種種煩惱及先世諸罪。 

  諸家所說此類叁昧之相狀、功能等雖皆通稱念佛叁昧,然諸佛有叁世、十方之異,並有法、報、應叁身之別,故「念」于觀、稱等有種種不同。據昙鸾之略論安樂淨土義、道綽之安樂集等所說,專注且相續不斷地念「念佛叁昧」之相狀或佛之神力,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願,稱名等,總稱爲念佛叁昧。 

  念佛之本意在憶念、追想,由內在之思憶表現于外者即爲稱念,稱念配合深入之觀想,于醒、夢、定等之際,皆念念不離佛,此亦稱般舟叁昧。又于文殊般若經,以專精修念佛一行,稱爲一行叁昧。于華首經,以專修念佛之相好,稱爲一相叁昧。

  〔大品般若經卷五問乘品、菩薩念佛叁昧經卷七、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叁昧分、樂邦文類卷二〕

✿ 继续阅读 ▪ 念佛回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