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乃佛陀爲在家弟子所製定暫時出家之學處。受者須一日一夜離開家庭,赴僧團居住,以學習出家人之生活。又作長養律儀、近住律儀、八戒、八支齋戒、八分齋戒、八戒齋、八齋戒、八禁、八所應離。
「八」指持八種戒,「關」即閉之意,「戒」有防非止惡之作用。能持八戒,可防止身口意叁業之惡行,便可關閉惡道之門。八戒中前七支爲戒,後一支不非時食爲齋,合之稱爲八關齋戒。此八法,佛陀製定于每月六齋日受持,即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如以中國農曆算,小月可改作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佛教雖有出家與在家弟子,但佛法以出世解脫爲目的,更以出家爲上,受持八關齋戒,令在家學佛者熏習長養出世善根,故稱長養律儀。又因受此八戒,一日一夜遠離家居,近于僧伽或阿羅漢而住,故又稱近住律儀。
八關齋戒爲八種齋戒法,即: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叁)不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不以華鬘裝飾自身,不歌舞觀聽。
(七)不坐臥高廣華麗床座。
(八)不非時食。
又受八關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故得稱爲淨行優婆塞或淨行優婆夷。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五、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四、俱舍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十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