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波羅蜜
菩薩到達大涅槃所必備之十種勝行。全稱十波羅蜜多。又作十勝行,或譯爲十度、十到彼岸。(一)六波羅蜜加方便、願、力、智之四波羅蜜。法相宗以此十波羅蜜配菩薩十地,說明修行之次第。即:
(一)施波羅蜜,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叁種。
(二)戒波羅蜜,持戒而常自省。
(叁)忍波羅蜜,忍耐迫害。
(四)精進波羅蜜,精勵進修而不懈怠。
(五)禅波羅蜜,攝持內意,使心安定。
(六)般若波羅蜜,開真實之智慧,曉了諸法實相。
(七)方便波羅蜜,以種種間接方法,啓發其智慧。
(八)願波羅蜜,常持願心,並付諸實現。
(九)力波羅蜜,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僞之能力。
(十)智波羅蜜,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
十波羅蜜皆以菩提心爲因。解深密經卷四載,六波羅蜜之外另施設四波羅蜜之原因,謂方便波羅蜜爲施、戒、忍叁波羅蜜之助伴;願波羅蜜爲精進波羅蜜之助伴;力波羅蜜爲禅波羅蜜之助伴;智波羅蜜爲般若波羅蜜之助伴。
密教以十波羅蜜配當十菩薩,而置于胎藏界曼荼羅之虛空藏院,以表示虛空藏菩薩之福智二德,即右方置施、戒、忍、精進、禅等五菩薩,屬于蓮華部,表示福門;左方置般若、方便、願、力、智等五菩薩,屬于金剛部,表示智門。又以十指配當十波羅蜜,即施爲右小指,戒爲右無名指,忍爲右中指,精進爲右食指,禅爲右拇指,般若爲左小指,方便爲左無名指,願爲左中指,力爲左食指,智爲左拇指。每一波羅蜜之手印如下圖所示。[六十華嚴經卷叁十八離世間品、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最淨地陀羅尼品]
(二)巴利文本生經佛傳等所出之十波羅蜜,爲:檀(施)、屍(戒)、般若、毗梨耶(精進)、羼提(忍)、舍世(否認世間及自己)、真實(不說爲害真實之妄語)、決意(不動搖自己之決意)、慈(不顧己利,爲一切有情住于慈心)、舍(不爲苦樂喜怒等所動)。而行此十德目之位,即稱波羅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