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經中說不報父母恩的罪過(益西彭措堪布)

  佛經中說不報父母恩的罪過

  益西彭措堪布

  不報恩擔,重于大海及須彌擔。

  不報恩的負擔,比大海和須彌山的重擔還沈重。

  “不報恩擔”,即由于不報恩,而心中業債沈重。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說:“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父母對孩子有大饒益,以乳汁長養,隨時保護、培育,如此才長成四大的身體。即使千年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父母的大小便拉在背上,而對父母心無怨尤,也不足以報答父母的深恩。)

  《心地觀經·報恩品》說:善男子、善女人,爲了報答母恩,一劫中每日叁時割取自己的身肉供養父母,還不能報答一日之恩。爲什麼呢?因爲一切男女在母親子宮當中,吮吸乳根,飲食母血,出胎之後、幼稚之前,所飲母奶多達一百八十斛。母親得到最好的美食,就先給孩子吃,好衣也是如此。即使孩子愚癡、鄙陋,母親的愛心也沒有差別。

  經中所說不報恩的罪過:

  《心地觀經》說:世間高莫過崇山,悲母之恩,高過須彌。世間重莫過大地,悲母之恩,重于大地。若有男女背恩不孝,讓父母生起怨念,母親一發惡言,孩子隨即將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中。

  《五分律》說:“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大重罪。”

  《華嚴經》中,地神常說:我擔負大地上的一切物質與須彌山王,不認爲沈重,也無厭煩,但我對叁種人恒時厭倦,不想任持。叁種人中,一種是“念棄恩親,不孝父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