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居家業 兼修出世法
印光法師
若大通家,則禅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爲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論,但令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颛蒙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較比大通家之蔔度思量,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爲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婦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義理是蔔度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謂得,流入狂派者有之。
參禅一法,非現今人所宜學。縱學亦只成文字知見,決不能頓明自心,親見自性。何以故,一則無善知識提持決擇,二則學者不知禅之所以。名爲參禅,實爲誤會。光于宗教不宜混濫論,及淨土決疑論,已示大概。今人無論上中下根,皆須以力敦倫常,主敬存誠,深信因果,廣行衆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爲事。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間聖人,烹凡煉聖之大冶洪爐。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則通宗通教之後,尚或有錯因果事。因果一錯,則墮落有分,超升無由矣。且勿謂此理淺近而忽之。如來成正覺,衆生墮叁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經中所說之大因果處,或領會不及。當以世間淺近者,爲入勝之方便。如文昌陰骘文,太上感應篇等,(感應篇,上海中華書局有感應篇彙編,爲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佳,有二本。)俾熟讀而詳審以行之。則人人可以爲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
(增廣文鈔:複謝誠明居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