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善知識

  人間善知識

  

   爲什麼要參訪善知識、朝聖善知識?因爲法是不定的,每個人的根基不一樣,都不同的。大家一起念佛,每個人的境界都不同,都不一樣。善知識是很重要的。夢參長老講:“善知識難尋啊!”善知識太難找了,善知識是很少的。解放之前,善知識還有開悟挂牌的,現在哪裏還有?全國那麼多禅寺,誰是開悟的?不知道了。爲什麼虛雲老和尚的弟子做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因爲那是親近過虛雲老和尚的入室弟子,都是見過世面的,知道什麼叫“道”,他至少看過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我們現在可憐,想找善知識,但是善知識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我們的幸福在于:文革過後,還有一些老和尚——曆經文革的煎熬而不改變的,個個都是開悟的,不開悟堅持不住的。在逆境當中能保持信仰、甯舍身命不舍信仰的,這種都是開悟的,大徹大悟的,至少是不退轉地菩薩,他不會退轉的。我們還有幸遇到過這樣的善知識。像我們師父,不管怎麼樣,他的眼神是那麼地定。老和尚遇見老和尚,他們之間甚至不用講話,往那兒一定,心就已經交流了,就知道了:你是開悟的,我是開悟的。我們師父跟那幾位長老,大家相互見面,不需要講什麼的,就喝茶,靜靜地喝茶,但是非常的定。我因爲做侍者,有機會看到這些長老之間的風采。

   我們江蘇佛教協會會長茗山長老,圓寂的前幾天,在上海瑞金醫院,我師父去見他。其他看望的人登記紅包或者給物品,登記好了之後就走了,請我師父留下了。因爲知道我們師父跟茗老,兩位是同參,他們是同參道友,是至交。然後就安排我師父到加護病房裏去見茗老。

   那個時候茗老喉管已經切開了,已經使用呼吸機了,一般人是不准進去的。師父進去,我做侍者也跟進去,醫生還再叁地交待:“不能靠近噢,要和他保持距離。”怕外人進去細菌感染。我陪師父進去,嘴裏輕輕地念著阿彌陀佛。人裝了呼吸機,就變得像風箱一樣,呼吸由不得自己了。但是茗山長老的神智是清楚的,老和尚看到我師父進去,就坐起來了,然後指指嘴,表示這裏切了不能講話了。雖然不能講話,但兩位菩薩見面的時候,兩個人的眼神相互盯著看,我師父盯著他,他盯著我師父,兩位不是靠肉身交流,那是“道”在交流啊。兩位都是大徹大悟的人,這個時候,雖然你看到他們的肉體在人間,其實他們是在極樂世界的境界裏交流。我們還有幸見過,現在這種場面幾乎看不到了。現在你要找善知識,還找得到幾位?很少的,屈指可數了。我們那個時候,二十多年前,還有機會見這些長老。

   有時候老和尚見面了,也會來幾句禅機,你一句來,他一句往,也有的。我師父跟雪相長老,淨慈寺(永明延壽大師的寺廟)的方丈,以前在蘇州也住過,在佛學院裏也任過教,他老人家也是大徹大悟的,也圓寂了。那個時代還有不少善知識。現在也有,像我們江蘇的德林老和尚,江蘇天甯寺的松純老和尚,也是不錯的,他一呼起來,我感覺到加持力很大的。靈岩山明學老和尚,九十多歲了,你看他的道在哪裏?他的道就在那種樸實無華、質樸,完全就是印光大師的家風。

   靈岩山是佛教界公認的模範叢林,印光大師——淨土十叁祖的道場,家風是他老人家製定的,明學長老身上就完全保持著這種家風。他就像是鐵算盤,給出家人發單子錢,幾百幾十幾塊幾分都給你算得很清楚,這就是嚴謹、樸素。去年我到他的房間去拜望過他老人家,快二十年了沒見面了,我這一次見他,他還是老樣子。以前七十多歲看他是這樣,現在九十多歲還是這樣,紅光滿面,心還是穩穩的,不高舉,不低沈,他這種心持的是無量光、無量壽的狀態,真是大善知識啊。現在的傳印長老也是修行非常了不起的,應該也是大徹大悟的。我們人類現在還是有善知識的,我們江蘇就有,我們眼皮底下就有,但是我們要去參、要去親近啊!親近善知識,你至少增長修行。作爲佛弟子,至少要有點鑒賞力,你先知道什麼叫修行人,什麼叫大徹大悟的人。徹悟的人是不一樣的,他走路,他的神情,掉頭轉臂,都是不一樣的。佛教界的高僧令人仰慕,高的成就必有異德,異德是什麼?不是說頭上長角、叁個眼睛,不是那種異德,恰恰就是開悟。

   ——摘自2014.04.22 傳喜法師開示《稽首本然淨心地》

✿ 继续阅读 ▪ 出家弘法度有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