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的路上會不斷遇到善知識· · · 可以再受皈依嗎?

  居士:最後一個問題,他們之前來的路上也問了,說之前也有皈依,以後修行的路上會不斷遇到善知識,問師父還可以再受皈依嗎?

  師父:可以的,遇到這些善知識,因爲本來皈依就是一個籠統的,我成爲叁寶弟子,釋迦牟尼佛和宇宙所有存在的佛都是我的皈依處,因爲你學佛了就知道,佛教的宇宙觀是非常宏大的,我們現在說太陽系,已經很大了,日食、月食就是發生在太陽系裏的,然後太陽系之外,我們講銀河系就已經很少,但在佛教裏面這一個星系就像我們講的恒河沙,恒河是印度的,要按照中國就像長江的沙中一粒啊,我們銀河系在浩瀚的宇宙當中,沙中一粒啊,一顆沙一樣,那也就是十方叁世,十方是空間,叁世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諸佛,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下、東、南、西、北四個角,總共十方加起來,就是從空間上,從時間上,所有一切諸佛都是我們皈依處。所以皈依功德多大,如果你皈依一尊佛,功德就很大的話,那我們皈依了無量尊佛,包括佛講的經典,我們都要皈依,皈依法寶,僧寶也是這樣,我給你們受皈依了,這寺廟裏面所有的師父,都是我們的師父,慧日寺之外所有寺廟的師父都是我們的師父,是這個意思。

  由我一個人來給你們證明,也就是說接電線,我有一個線頭來給你們接,一旦介入,你們這個電燈泡全部都連入電網了,雖然你接是這個接頭,但連到電網裏面,電網在哪,在我這個變壓器,在發電廠,所有電網都連進去了。就好像辦手機一樣,手機我現在給你一個號了,我給你一個卡了,這卡一連,全世界,全部手機的信號往裏都進去了。比如上次我們見到星雲長老了,表示對他尊敬啊,我們也可以給他磕頭、皈依喊他師父。包括他的那些弟子啊,那些非常優秀的弟子,一看都是正牌的,不是假的,當然也不能去看,甚至包括以後明明你學佛有經驗了,你一看就知道這是假冒的,但是你內心裏還是要升起恭敬心,他人是假的,但是他的形象,他扮演的是一個出家人的形象,他給你的信息是一個出家人的信息,哪怕包括電影裏電視裏這個人是角色,明明知道他是劉德華演的,這個是李連傑演的,但是他演的是一個出家人的形象,你對這個出家人形象也要恭敬的,而且很神奇的,你們就發現,所有扮演過出家人形象的人,這些人後來全部都信佛了,就是說,這個形象本身就有很大的加持力,不管你看到的人,還是他自己扮演過的人,這個形象對他是有正能量。也就是說,大街上你看,這明明知道這是假的,但是你內心還是要産生恭敬之心,但是你不要去上當,明明知道他是假的,你還去上當幹嘛?你助長他了,知道嗎?不要靠近他,你知道,真的佛教徒還是有價值的,沒價值他怎麼會來冒充呢?所以說看到假的心裏還是要起恭敬心,但是呢?不要靠近他,不要上他當。

  但是所有天下、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我們的師父,這就是從廣義上這麼說。那比如說特別上,這個師父,我通過對他了解,或者別人對他介紹,確是一個優秀的師父,非常優秀,而且也知道他在佛教界已經公認他,他已經可以帶領大家了,他的師父已經向大家推薦他了,那我們就可以親近他靠近他,向他學習,就是恭敬上,我們是廣義的,所有出家人的形象,乃至照片,乃至冒充的,我們都得恭敬,但是要跟他學習上,這是需要有嚴格的標准,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爲你學習的對象,可以靠近他,拜他爲師,這是有標准的,爲什麼?就是說我們佛教講的有傳承,他來龍去脈是什麼,你要了解他,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一樣的,比如說,你就普通的這樣一面 ,萍水相逢無所謂的嘛,大家見過面了我們是朋友了,但真的你要談戀愛,估計你就考慮,那你就考察得深了,你要結婚了,你就要研究,你爸爸是誰?你媽媽是誰?不可能你什麼都不了解,他是個殺人犯、在逃犯你就跟他結婚了,你肯定還要問他,你身份證有沒有?你在什麼單位工作的?你要跟他細致的聊,細致的了解他的工作,他的家庭,他的文化程度,他的修養,甚至他的朋友圈你都要了解,因爲你要嫁給他嘛,你肯定要去了解的,不錯,他確實是個很好的小夥子,不錯,我願意,我可以把我生命交給他。

  你真正的皈依他,拜他爲師,比如說我今天給你們皈依了,從廣義上,所有出家人都是你們的師父,但是真正你要把他,這個人當成你的師父,那你必須要考察過的,要了解過的,不是可以輕易的說,他穿著這個衣服你就可以,這個不是這樣的,我們這是有規矩的,這是什麼?要有傳承,了解他的師父是誰?因爲我們不是孤立的,不是說我們剃個頭穿個衣服,衣服是很便宜的,幾十塊錢一套,不是說就這樣一下就變成出家人了,不是這樣,那肯定要有師父給我剃度,師父培養了我,師父他滿意了,他覺得我這個徒弟可以帶人了,可以給你們做老師了,那這樣子才可以;還一個就是說,社會上,佛教界要有一種公認度,最主要的就是他要有師父,比如說他的師父就是系出名門,比如他家的定公上師,爲什麼?十大高僧之首啊,如果他帶的徒弟,他師父對這個徒弟認可了,向大家介紹了,以後你們可以聽他說法了,你們可以跟著他了,那沒有問題的,因爲他師父就是公認的得道高僧,他培養出的徒弟,他可以成爲佛教的代言人,我們自己也是,你開公司是不是?你公司所有人都可以代表你和公司去跟別人去講話去,也不是這樣的,必須肯定有發言人啊,也可以代表你的,你委托誰,你肯定你是相信他的,他可以代表你的,是一模一樣的,佛教這一代一代傳播也是這樣的。我現在坐在這裏,不是說我膽子大坐在這邊,那是師父老人家給大家推薦,做廣告做廣告多少年這樣推推,那我們自己也是做學徒出來的,也不好意思往這上面坐的,這也是沒有辦法,這是一種責任,不是說我自己喜歡坐的比你們高一點,那我如果喜歡比你們坐高一點,我自己喜歡做你們的老師,那就糟糕了嘛,儒家所講的,好爲人師是一大患,被逼無奈,做老師是被逼無奈,那是一種責任感,是這樣子的。

  以後你們親近也是有這樣的標准,你要親近這位師父,哪怕他長得也很帥,口才也很好,但是除了你直覺的、你的感官這個,還要更深入的了解,他師父是誰?他的師父有沒有開悟?這個很重要的,佛教就是靠這個延續的,不是靠電燈泡延續的,佛教是靠電延續的,有電燈泡沒有電,是不會發亮的,佛教是靠佛陀,他的弟子,一代一代開悟了,明白了,然後有資格這樣帶出來了,那佛教就會在人世間,就像電燈一樣的光明燦爛,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從另一句話就是說善知識難遇,也就是說,真正的能代言佛教的這個是不多的,在每個時代都不多的,所以不要說在家學佛了,就連出家好了,明朝的時候憨山大師就說出家容易遇師難,不遇名師總是閑,這個閑就是門字裏面那個木啊,就是徒然的意思,出家很容易的,剃個頭穿個衣服就可以了,但如果不遇名師,徒勞一場。這個時代我們大家也是,比如說我們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好了,現在是傳印長老,前一任是一誠長老,他們的師父是誰?他們師父是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是佛教裏公認的大徹大悟的,佛門泰鬥。現在比如說成都昭覺寺,定公上師圓寂了之後,那是他的侍者來做現在的方丈,延藏法師,侍者等于入門的嘛,叫入室弟子,弟子裏還分,就像學生一樣,成績好的差的也要分這個的,誰能夠代表師父來講課,這個都是選拔出來的,不是說誰都可以的。一樣的道理,這個是通于世間的。

  佛門裏面從廣義上,所有出家人,哪怕是一張照片我們都要恭敬,但是你真要拜他爲師,要向他學習,這要很嚴格的,要去考察過要去了解過的,他是不是他有師父的,是不是他師父讓他帶徒弟的,不是,出家一輩子八十歲也不能帶徒弟的,你看老和尚出家五十年六十年了,他沒資格帶徒弟就是沒資格帶徒弟,智慧跟年數不相幹的,不是說我學了五十年佛了就一定開悟了,這個不一定的,有的人剛來就開悟了,你像六祖大師一個字不識呢?他就聽到一下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爲什麼?他不一樣,他就是菩薩來的,他一出下來就兩個印度的出家人到他家門口,半夜敲門,他爸爸開門,剛生小孩嘛,剛剛小孩生下來,外面就聽到敲門,開門一看兩個出家人,你們有什麼事嗎?他們說是不是你家裏剛得了一個男孩,是啊,他說我就是給你這兒子、這個男孩送名字來的,他說他長大之後能以佛法惠濟衆生,所以他法名叫慧能。你看一生下來就兩個高僧到他門口來給他送名字來了,你說他識字不識字讀書不讀書都無所謂。

  佛門很奇特的,不一定的,你像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們就一二十歲,佛就叫他們做老師了,大家都喊他長老,他一二十歲啊,叫他長老,我們佛教叫法性長老,他開智慧了,不是說我找個老和尚一百歲的,一百歲老和尚不一定能做你師父,但是他廣義上也是你的師父,但是你不一定能跟他學,但是什麼決定,不是你做決定的,他師父決定的,他師父說可以給他做師父了,他可以帶衆生了,你也就可以跟他了,這是很嚴謹的,佛教裏面如果這個沒有,佛法就滅掉了。反過來說,你們公司裏誰都能代表你總裁出來講話,你這公司就亂了,誰都能,圖章誰都能拿去敲,不亂掉了,對不對?佛門也是這樣,佛門不容易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