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衆:師父,淨土法門“南無阿彌陀佛”,不是同時也在忏悔嗎?
師父:你要念到點子上才是忏悔,你心散亂地念,與阿彌陀佛實相不相應。你如果相應了,往哪個方向延伸都是功德,而且越來越大。如果完全是第六意識分別心,你想消業那是消不了的。本來阿彌陀佛是如來藏的光明,你在生滅的因上念,那是感應不到不生滅的果的。你要念到不生不滅的光明藏,那才叫無量光無量壽啊,那才能消業障出生死。
以前我們的能海上師,被稱爲四川文殊,他有叁種解釋《心經》的講法,他的師父康薩仁波切會十幾種講法,十幾個層次解釋《心經》,我們現在是一個層次都不知道。藏傳佛教不管是格魯、噶舉、甯瑪,都有中觀見的清淨傳承,有這個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心經》。《心經》理解了,你念那個咒才叫總持。什麼叫不分別?因爲這個總持的義都在了,你不能再分別了,不是你對經理解了,而是所有經的義都總攝在這個裏面了。
所以我師父告訴我:《心經》的每一個字都是咒。如果經文你不理解,光念:揭谛揭谛,般若揭谛,般若僧揭谛,般若空性的功德力就能顯現出來嗎?你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上,理解了小乘的,再進入到大乘的;大乘裏面有唯識的,再進入大乘的中觀空性;有了空性的智慧,才能修金剛乘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
現在很多藏傳佛教來人,我們大家去結緣,這叫被他攝受,並不代表師父是金剛乘,你就是金剛乘,不一定的。五明佛學院的索達吉堪布講五部大論,五部大論:戒律、俱舍、中觀、因明、現觀(般若),全都是顯宗的理論,你連顯宗的基礎還沒有打好呢。我在藏地的寺廟實地訪問過,大多數人都沒有嚴格地去修這個,因爲小乘的境界還沒達到呢。讀了好多年,有幾個考出格西來的?等你真的通達了中觀,然後才可以進入密宗紮倉,學密的入門券才算拿到。
信衆:聽了師父的開示,真的讓我們有一種恐慌。但看了師父的《香河老人》,又讓我們有一種信心上來,香河老人就是老老實實念佛的。
師父:對呀,她多簡單啊?她就是個農村婦女啊。
信衆:師父,我們現在就想學這個。
師父:嗯,香河老人,那你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特點,她雖然不識字不什麼,但是她從小是生活在一個具有儒釋道文化的環境裏。香河老人她家是縣裏的首富,她幾個哥哥全是京城做官的,她是爲了陪姑姑而沒有讀書。然後全家遷到京城去,她留在當地,嫁給了一個本分老實的、但也不是一般性的農民,也是屬于比較富裕的楊家。
她學佛,供觀音菩薩,五十年吃素,她還會道教裏面的一些治病的方法,她其實是儒釋道文化集于一身的。我題字她是——中國母親,中國就需要這樣的一種返璞歸真,她肉體的不朽,也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