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衆:師父您好,佛教所說的叁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爲什麼先皈依佛?
師父:因爲在這個叁寶當中,佛是把這個真理帶到我們人間來的,所以佛是我們先要皈依的。法是佛親口宣說的,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理,所以第二個。僧是佛的弟子,是法的執行者,但是他又是我們人間最好的指路人,所以排到第叁個。在皈依的時候,佛、法、僧是這樣排列的。
信衆:我再請問一下何爲僧?
師父:僧,主要是指出家人,還有另一方面,也指在家學佛的人開悟印證,他也被稱爲僧。所以僧就是說,大致上我們的印象當中是指出家人,但是也包括那些在家得智慧的人,佛教徒。
信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僧有…不皈依假象,出家只是一個假象,修佛關鍵在修心,關鍵在心,心出家沒有。
師父:但是因爲心是看不見的,所以出家,他已經首先有這個形式了,也不能說這個是假象,說假象好像有一點貶義了。這個相是一個很偉大的相,這個突破,本身就是不容易的。我們能具足這個相,就表示了他一個立場,有的人連磕叁個頭的這個相,他都不願意做,所以這個相他也表示一個人的立場,這個立場是有價值觀念的,有價值的。
信衆:爲什麼禅宗傳到六祖之後,法衣就不往下傳了?
師父:因爲傳到六祖大師的時候,佛法已經深入到中國了,而且皇帝也已經認可了,所以這時候不需要再假借一個衣。衣本來是表信的,表示這個法傳來有根據,表信的。但是這個時候全國都已經全部接受了,連皇帝都接受了,這時候再用法衣來表信的話,這個法衣反過來又變成一種紛爭的對象了,所以在六祖大師身上就爲了搶法衣,前面演出了這麼多不好的東西。所以針對著當時的特殊情況,對于這個法大家已經相信了,這個時候的衣,反過來又成爲一個爭奪的對象,所以把爭奪的不好的這方面去掉,但是法的嚴肅性、法的可信度,在我們中國已經被接受了,所以說可以不再傳衣了,是這樣一個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