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五課(五)信心是獲得加持的決定因素
聖者言教 總分爲聞法方式和宣說引導次第。引導次第分爲基道果叁種,站在基的角度,也會講解行道和果位。我等曆代傳承祖師在講解這部教言的時候,講解前行不同時講解中間的基道果,而是後期再做講解。我想這個法規還是挺重要的,所以我們這次講解聖者言教 ,也遵照這樣的法規,先把基道果這幾頁翻過去,到講正行部分的時候再細致講解。
下面講解引導次第。引導次第分二,傳承曆史和宣說竅訣(前行)。我們先講傳承曆史。
傳承曆史非常重要。我們在講上師瑜伽導修的時候多次強調,要體現我們所修的上師瑜伽是無上竅訣大圓滿,必須具備四個精要——傳承法脈清淨而具普遍之信心,通達方便,認識智慧和善巧運用。其中傳承法脈清淨而具普遍之信心位于四精要法之首,說明作爲一個修學密宗的弟子,若不具備信心,無論修學什麼法門,永遠得不到加持。
單純站在信心的角度,在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時代,善星比丘和提婆達多依止佛陀數十載,對于佛法教義非常通達,但最終沒有得到絲毫加持而墮入叁惡趣的原因,就是由于對佛陀沒有信心。相反,那若巴尊者依止帝洛巴期間,帝洛巴尊者並沒有給那若巴尊者傳法,那若巴尊者也沒有離事專修,只是追隨在帝洛巴尊者身邊,遵照帝洛巴尊者的教言,無論讓他做什麼他都如實照辦。在依止導師的整個過程中,那若巴尊者經曆了十二個大苦行和十二個小苦行,最終如實證悟上師的密意。憑的是什麼?是信心。
有些不懂的人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在祈禱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蓮花生大士等一切諸佛菩薩期間,有些得到的加持大,有些得到的加持小,有些沒有得到加持,原因是諸佛菩薩的加持有偏袒。比如供養多、燒高香的,給他加持大一點;供養少、對我不好的,加持小一點等等。這些都是對加持不理解導致的過失。要記住,在諸佛菩薩的境界中,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的,加持也是平等的。爲什麼我們得到的加持有大小之別呢?一切取決于個人的信心。我們若有上品之信心,就能得到上品之加持;若只有中品之信心,只能得到中品之加持;若信心是下品,只能得到下品之加持;若無信心,諸佛菩薩的加持即便在你眼前,也得不到加持。我們常說,上師的加持如同魚鈎,我們的信心如同魚口,魚口若不咬鈎,永遠不會被釣離輪回苦海,到達涅槃彼岸。所以,能否得到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完全取決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