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五課(七)依教奉行才能保證傳承清淨
講法中我經常強調要依教奉行。所謂的依教奉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就是保證我們的傳承法脈是清淨的。
現前很多修行者會說,他在修這樣的法,或者那樣的法。此時如果進一步追問,曆代高僧大德有多少是依靠此法成就的,很多時候就語焉不詳了。很多對佛法沒有深入理解的信衆往往認爲,只要念誦佛所講解的經文和心咒,就應該有功德。是的,決定有功德。但我們又要知道的是,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所言:“自心與法若未融契,僅具道貌之形相,則無實義可談。”以及阿底峽尊者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爲墮入叁惡趣之因。”從外在形象觀察,表面上行持善法者和圓滿獲得功德者完全一如,都在修法。但有些稱爲非法,有些稱爲正法,是由于念誦的書本有區別嗎?不,都是佛陀的教言,一點區別都沒有。那麼,區分正法與非法的根本是什麼呢?
我們以上講過,在正行期間摻雜煩惱的一切修法,沒有絲毫之功德,因爲善根已經被惡緣摧毀。我們先舉個例子。同樣念誦的是《阿彌陀經》,一個在念誦過程中摻雜于貪嗔癡煩惱,一個在清淨心之中念誦《阿彌陀經》,兩者念的雖然都是《阿彌陀經》,但由于兩者一個摻雜于煩惱,一個沒有摻雜煩惱的原因,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摻雜煩惱念誦《阿彌陀經》者,最終所做的一切都是叁惡趣;不摻雜煩惱在清淨心之中念誦《阿彌陀經》者,最終的歸宿是西方極樂世界。要記住,雖然在外相上觀待,兩者念誦的都是《阿彌陀經》,但由于內心摻雜煩惱和不摻雜煩惱的差異,而呈現兩種不同的結果。
我相信在座的所有弟子平常都在修法——念誦不同的經文,打坐或者上供下施等。那麼問問自己,曆代有多少高僧大德是如你這般修學而成辦解脫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先例,充分說明你已經成爲試驗品,你現前所做的一切無非是試驗。既然是試驗,結果自然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但要記住,我們進入佛門的目的不是爲了當試驗品,而是心裏有一種決定心,今生必須成辦解脫。爲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遠離試驗,拒絕做試驗品,所以依教奉行是非常重要的。
亞青寺的主要傳承是龍薩派和甯提派。現前講解的聖者言教 主要是龍薩派。無論是前行還是正行,我們在傳講過程中,都是把龍薩和甯提結合到一起講解的,而兩者在正行的教言上,其實也沒什麼區別。曆代高僧大德依這樣的教言修學而成辦解脫,我們如果依教奉行,也一定可以解脫,所以我們不是試驗品。這一點非常重要。大家在聽聞之後,應對此法生起信心和歡喜心,並發願精進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