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五課(十五)居士如何爲自己創造清淨的修行地處
地處清淨對于初學者而言尤其重要。如果有條件,能到高原地方或古刹寺院、山洞茅棚修行,當然非常好,因爲這些地方非常清淨,在佛法的影響下,初學者的內心能更好地相應佛法。
很多在家居士也希望有機會在這樣清淨的聖地修行,但由于承擔了家庭、事業等很多責任,迫于生活壓力,無法把世間的一切擱置一旁。即便有些居士頂著壓力,暫時將世間瑣事擱置一旁,可能一段時間後,由于家庭、事業的違緣,也會産生更多的煩惱。這時該怎麼辦呢?一定要根據個人的條件,爲自己在生活中善巧尋找一個清淨的地方。比如家裏有獨處的空間,可以把它當做清淨的地處,並在修行之前告訴家人暫時不要打擾。在條件稍微允許的時候,盡可能到高原地方或寺院修行一段時間。
這裏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很多在家居士雖然對佛法信心非常大,但不一定全家都信仰佛教,這時和家人的關系一定要搞好,否則家庭會變成戰場,完全沒有機會找到一個清淨的地方。很多有智慧的修行者,和家人的關系非常和諧,即便家人不修法,也在護持他修法,爲他的修行創造條件。很多不具備這個條件的居士可能非常羨慕這樣的修行者,甚至有時會産生離家出走的想法,但這種想法多數時候恐怕只是一時沖動。若天天把“離家出走”挂在嘴邊,我相信你旁邊的人決定會有煩的時候,那時候他絕對不會給你創造修行的條件,你的煩惱會更大。所以修行者應該有智慧。如果你的家人無論修不修法,都永遠支持你的修法,那說明你做什麼事情都做得非常好,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否則即便自認爲自己對佛法信心很大,但是家中天天都是煩惱,也只能說明你做事情還是做得不夠圓滿。這樣的人應該多看看華智仁波切的《自我教言》,裏面講的都是做人的道理,比如“衣飾隨順于當地,語言隨順于親友,自心相應于佛法”等,都是我們需要學習並在生活中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