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十五)見解增長快慢取決于善巧運用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十五)見解增長快慢取決于善巧運用

  【戊叁、意寂靜】

  【須舍棄意之分別,即不追循過去,不迎接未來,當下之心離于揀擇,故于自然無改造中安住。】

  無論是修前行還是正行,都須舍棄意之分別,也就是不追隨過去的妄念,也不迎接未來的妄念,當下一切想要觀察分別抉擇的心,都得放下,于自然無改造之中安住。

  在平常的禅修之中,這一點尤爲重要。在我們禅修的過程中,雖然剖析調伏妄念和粗直視調伏妄念,還有一個觀的過程,但這麼做的目的是爲了更加通達一切教理,因爲單純從修止的角度而言,不要追隨過去的妄念,不要迎接未來的妄念,當下于自然的狀態中安住,但若分別心時時都在作意之中,心就無法安靜。如果要求修行者既不能追隨過去的妄念,也不能迎接未來的妄念,現前一切都得放下的話,剖析調伏妄念和粗直視調伏妄念是否就根本沒有意義了呢?

  要記住,由于我們的見地和妄念起現的程度不同,因此必須要懂得善巧運用。即便現前你已經求完了成熟口訣法,但在對治煩惱的過程中,還是應該針對自己的見解和妄念起現的程度來善巧運用不同的方便,而不應一味按照某一種方式去對治,否則效果可能不會很好。例如當妄念生起來的時候,第一時間認清它是妄念,緊接著把心安住下來,此時就已變成第二種念。前念自地消失是妄念本身的規律。再看看你安住時所得到的見解,如果僅僅是一種無念狀態,它就叫心之規律,而不叫解脫。

  細直視調伏妄念和妄念之規律,相似相似易錯亂。兩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能全都摻雜于一起。在運用之上,對次第根機的初學者而言,剖析調伏妄念和粗直視調伏妄念更爲適合。但要修多長時間,則根據妄念起現的程度來樹立。修行不是必須要怎樣做的教條主義,需要根據妄念起現的程度和自己的見解來定奪。如果這一座由于妄念太粗大的緣故,剖析調伏妄念可以運用得多一些。但這並不等于接下去的一座,剖析調伏妄念也必須運用很多。相反,第二座的修法,可能就變成粗直視調伏妄念多一些。在接下來的第叁座修法時,可能細直視調伏妄念多一些,但其中又摻雜一些剖析調伏妄念。這就是根據妄念起現的程度來樹立不同的調伏方便。

  我們天天都在講解修行要善巧運用,因爲見解增長的快慢,完全取決于善巧運用。不懂善巧運用者,今天的修法是爲了止息妄念,明天也是爲了止息妄念,見解恐怕永遠難以增上。就好像每天根據病人臉色判斷病情好壞一般,如果臉色不大好,就認爲這個病人已經很嚴重了;臉色好點,就認爲他的身體應該好一點。很多弟子平常不就是依據我的臉色來判斷我的身體情況嗎?但僅憑這一點,可是遠遠不夠的。除非你有天眼通,可以直接看見我五髒六腑的哪個病竈消失了,或者告訴我,前兩天肝髒上的一個黑點消失了,依此判斷今天我的身體很好。但恐怕你們做不到。

  因此,在平常修的過程中要記住一點,善巧運用非常重要。尤其對初入門的信衆而言,雖然現前不能直接運用安住調伏妄念和細直視調伏妄念,但我們也講了剖析調伏妄念,粗直視調伏妄念以及持風等一系列其他方便,這些方便都非常重要。至于是否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完全取決于自己在方便的運用之上,有多麼恰當。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都應該如是修學爲妙。這樣一來,你的見解就會增長得非常快。因爲從某種角度來說,時間很重要,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方便運用更爲重要。即便你修法的時間有多麼短暫,也許一天只能修一座,但若能將方便運用得很圓滿,相信你的見解會增長得很快。相反,若運用得不好,可能十年前的見解與十年後的見解沒有任何區別。所以這一段時間,我告誡很多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不要僅僅一味地說,自己的導師有多殊勝,自己聽的法有多殊勝,而應該說,當這些緣都具備,自己在運用過程當中,運用得有多恰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