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十七)依叁清淨的目的
【此等必要,如在盛入美食前洗刷器皿般,即是爲了堪能禅定之法器。】
我們講解地處寂靜、身寂靜和意寂靜的目的在于何處?如果我們在打坐前不具備這些方便道,僅僅是爲了平息一切妄念,即便臨時能壓製煩惱,這樣的修法也很難起到調伏煩惱、斷除煩惱的效果。因此,我們的修法必須要借助這些方便道,決不能輕視。
比如我們平常都用同一個鍋煮飯,但是由于太懶惰又不愛衛生的緣故,吃完每頓飯後沒有把鍋刷幹淨,就直接煮下一頓飯,長此以往,這個鍋就會非常髒。如果繼續在這個鍋中煮飯,即便你把米洗得多幹淨,煮飯的時間有多標准,因爲鍋本身不幹淨的緣故,最終煮出來的飯也絕不會是香噴噴的。如同這個道理般,如果我們的禅修不配同前面的方便作爲輔助,直接爲了止息妄念而止息妄念,這樣的修行不是墮于昏沈就是妄念,見解難以增上。
我們在講解顯密差異期間講解過密宗的殊勝之處,修行方便多就是其中的一點。很多人平常也看了不少的禅宗教言。禅宗在明心見性之上講得非常殊勝,但是在如何才能達到明心見性以及對方便的運用之上,可能並不像密宗這麼豐富。當然,在座也有很多修學禅宗的弟子,他們也會說“大地平沈,虛空粉碎”等言語。我相信你們也知道,密宗最終印證見解和禅宗沒有什麼區別。雖然有時候用不同的文字诠釋,但實際上真正的實相是超越言語的。所以禅宗有一句話叫做:“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無上竅訣大圓滿最終印證見解也是離作敬行、超越言語的,因爲心的本性本來就是任運自成。但在赤裸這些見解的方便之上,密宗方便更爲豐富。當然,禅宗對戒、定和慧叁學也非常重視,但在方便之上還是沒有密宗豐富。因此,我們現前講解的這些方便,對于迅速成辦解脫,有著很大的利益,在修行過程中,這些方便輔助都不能缺少。若缺少的話,即便你今天所修的法,從修行本身的角度而言非常不錯,但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在于何處?就是因爲前面的煩惱習氣仍舊摻雜于今天的修行之中,如同煮飯前沒有洗鍋一般,即便其它方面都做得很好,做出的飯仍舊不會很香。
以上講解地處清淨、身清淨和意清淨的目的就是爲了培養這一點,讓我們把鍋刷幹淨再煮今天的飯,今天的飯就會非常香。也就是說,配同前面的輔助再進入正行,即便不是完全沒有昏沈和掉舉,相對來說,昏沈和掉舉會少很多。由此可知方便的重要性。正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說:“以方便爲次要,智慧爲主要者,則已墮入聲聞之滅谛矣!”要記住,即便你的禅定有所進展,只要輕視方便,最多也只能得到小乘之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