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十)何謂酬忏上師
六種上師中的第叁種上師是酬忏上師,也叫忏悔上師。
平常很多弟子說,自己無始以來業障沈重,所以今生遭受了很多痛苦和障礙;或者現今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造作罪業;當然有時由于煩惱習氣沈重的緣故,無意中也會造下很多罪業。這些弟子都希望能在導師面前忏悔,因爲在導師前作忏悔,不僅自己忏悔期間可以消盡業障,導師也會隨同你一起忏悔你的罪業。這個忏悔的對境就叫做酬忏上師。
我們在座的很多弟子,平常都會在導師面前忏悔罪業。無論什麼罪業,在導師面前永遠沒有隱藏。我們在修金剛薩埵時要依四力忏悔,其中的第二個力厭患對治力,是在金剛薩埵面對將自己無始以來所造的一切罪業,無論是自己能記得起來的還是記不起來的,都一一陳述,不覆不藏,這樣才能消盡自己的罪業。如果有所掩蓋,罪業永遠無法清淨。當然我們在導師面前忏悔的時候,也不需要帶著這樣的疑惑:導師會不會四處講解我的過錯
我相信一個真正的導師絕不可能這麼做。
這樣忏悔的意義非常廣大,因爲當你在忏悔的同時,不僅把自己的罪業說出來,而且在導師面前已經立誓,從此以後縱遇命難,也絕不造類似的罪業。由于具備厭患對治力(發露忏悔,不覆不藏)和返回對治力(縱遇命難,絕不再犯)的緣故,無論你以前做過多少沈重的罪業,都能在導師面前得以清淨。
如今很多人認爲自己無始以來造作的業障太沈重,所以無論現前修什麼法都無法清淨。要記住,我們從逆緣的角度當中忏悔自己的罪業是好事,但是不能因此墮入悲觀的心態,所以還要知道順緣的功德。否則內心天天煩惱,可能過段時間又會出毛病。
由于衆生福報太淺薄的緣故,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的色身已示現涅槃,但是與上師相同的所依之處比比皆是。比如上師曾經授記,亞青的山就是蓮花生大師刹土——銅色吉祥山,若誰能轉繞一圈,功德相當于念誦二十二億觀世音菩薩心咒。想想這個功德有多大,當然和依止導師沒有絲毫之差異。往昔上師的上師昌根阿瑞仁波切和色拉陽智仁波切也對亞青山下的瑪尼堆做過授記,凡是腳踏在轉繞瑪尼堆的路上的人,從此以後不會再墮入叁惡趣,意義非常廣大。我們如今可以在這麼殊勝的所依境前做忏悔,即便罪業非常沈重,但由于有這些殊勝對治力的緣故,清淨業障並非難事。所以無論我們觸犯過小乘戒律、大乘學處還是密宗誓言,都應該在導師面前忏悔清淨。這種忏悔所依對境就是酬忏師。
總師、皈依上師和酬忏師稱之爲共同上師。只要戒律清淨,稍具功德者,都可以做共同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