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八課(五)共同前行的重要性
從總的角度來說,前行部分分爲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同內前行。共同外前行雖然有很多輔助,但主要所傳講的還是四厭離法,即觀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與業之因果。很多人喜歡高攀,想修很深的法,因此總有疑問,修學共同法有意義嗎?意義非常廣大。由于我們根機等一系列條件不具備的原因,實際當中無法運用很深見地的法。如禅宗惠能大師在五祖前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開悟,如今我們不止一次聽到這樣殊勝的法語,卻仍舊無法調伏我們堅硬的心,這充分說明,我們的根機不夠。
作爲次第根機者,以共同前行調伏內心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在我們平常的修行過程中,常常會有懈怠,想要將今天的修行推到明天,下個月,甚至明年。有這些想法,說明我們共同前行的基礎並沒有紮實。當然,從文字上了解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教言並不困難,但能把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的要義納入心相續之中,令自己的內心變成共同外前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對初行者來說,共同外前行非常重要。
我常常告誡很多弟子,從共同外前行直到無上竅訣大圓滿真實教授以下的教言,我都在導師面前聽過,反觀自己的內心,發現對自心意義最大的教言還是共同外前行。若沒有觀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與業之因果的基礎,作爲初行者,恐怕我們的心永遠是散亂的,會一直隨著世間漂泊。曆代傳承祖師往昔獨自一人在幽靜山林中修法,靠的是什麼?如果他們見地很高的話,還用得著到幽靜山林去修法嗎?當然不用,因爲他已經成佛了。既然他還需要依止寂靜處修行,說明他還是行道路上的修行者,還要依靠共同外前行。現前我們作爲後代弟子,同樣是在修行的路途之上,也要依靠共同外前行來調伏自己的內心而成辦更高的境界。
所以共同外前行絕不能輕視,一旦輕視共同外前行,我們平常的生活就會時時處于懈怠之中。我也常常觀察來到高原的漢族弟子,是否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外面走來走去。我發現這樣的弟子越來越少了,非常好,應該做到這樣。我們千裏迢迢來到條件艱苦的高原,是爲了修學佛法,雖然也需要到導師座下聽聞教言,但更需要獨自一人在自己的房屋中修行,否則,我們的見解永久不會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