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人爲衆生可以布施自己的身體嗎?

  修行人爲衆生可以布施自己的身體嗎?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妙花月比丘知道到勇施國王的珍寶皇宮不能說法,若是他到那裏說法,國王肯定會殺害他,因爲勇施國王不信佛,在他的皇宮是不允許說法的。妙花月比丘通過神通觀察到王宮裏有很多衆生機緣成熟,如果他到那裏去說法,這些衆生都能得到解脫,但是他自己一定會被國王殺害。他明明知道這些,但是爲了這些衆生,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到國王的宮殿裏去講經說法。很多衆生因此而得到了解脫,但是他最終被國王所殺。殺害了妙花月比丘以後,國王也後悔了,在皇宮裏將其遺骨作爲靈塔供養。

  爲了衆生的利益,妙花月比丘舍棄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作爲大乘修行人,並非一定要舍棄生命,但是應該有這種精神,爲了衆生可以不顧一切。公案中,妙花月比丘到皇宮講經說法,是在特別有必要的情況下,當時是要利益這些衆生,可能也是給大家表法,爲了衆生要舍棄生命。那麼,是不是說“爲了衆生,我這個生命就不要了”?不是這樣的。舍棄生命也是要在適當的時候才可以的。人身難得,不能隨便舍棄生命,但是必須要有這種精神。

  爲了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能愛護生命;爲了衆生,任何時候都可以愛護生命。爲自己愛護生命和爲衆生愛護生命,二者意義不同。現在人都講“養生”,作爲大乘修行人也可以養生,但這是爲了能更好地利益衆生,而不是爲了自己能在這個世界上多活幾天,能多享受世間的欲樂。

  如果今天有衆生需要你的頭、手或足等,有登地以上的境界才可以做這樣的布施,否則是不允許的;還沒有登地之前,也有允許的時候,但這是特殊情況。比如說,悲心特別強烈的人,在衆生真正需要、特別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布施自己的身體,但這種情況是很少的。

  沒有登地之前,爲什麼不允許施舍自己的身體呢?因爲還有苦感,到時候會後悔的。若是後悔了,功德就沒有了,所以不允許這樣做。以前有一位上師,供養自己的血肉的時候還沒有登地,但是他的悲心特別強烈;雖然很難忍,但是他始終沒有後悔,所以最終功德圓滿了。這是非常罕見的。所以,沒有得地的菩薩不能隨便布施自己的身體,因爲這樣沒有多大意義。但是,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要學習這種發心。

✿ 继续阅读 ▪ 貪嗔癡的源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