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五種邪命活
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裏講了出家人的五種邪命。
第一,狡作,即僞裝。爲了得到利養,沒有功德僞裝有功德,沒有神通僞裝有神通,以這樣的方式得到一些利養。
第二,谄媚。爲了得到利養,向對方說一些花言巧語、一些特別入他心的話題,讓對方高興,企圖獲得恭敬、供養。
第叁,側面乞求。爲了獲得供養,盡管沒有直接說自己要什麼,但是以側面的方式讓他人明白這個意思,因此得到了一些利養,自己以此活命,這叫以邪命活。
比如,自己看中了對方的某樣東西,或者自己想得到一些供養,不直接跟他說,而是側面說:“我最喜歡這個東西了……”“我在山上修法挺困難的……”“冬天冷啊,我沒有穿的”……諸如此類。若是以這種方式要,都是不如法的。如果不是自己爲了索取供養,而是對方認爲你困難或者需要這樣的東西,因此來供養你,這是可以的。
第四,方便研求。爲了獲得利養,通過自己所擁有的權力、方便渠道去要物品、錢財等供養。比如,以寺院的名義、上師的名義索取利養,自己也得到一點兒。
第五,以利求利。給他人一些東西,是爲了自己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東西。比如給他人點加持品等,目的是想得到一點供養、一些利益。
出家人是可以接受衆生供養的,但這要衆生自願,而不能通過這些手段得到利益。假裝有功德,假裝有神通,通過這些手段而得到利益,這是不如法的。有的人特別會說一些好聽的話,還有些人特別善于抓對方的弱點,搞一些假神通騙人,這都是以邪命活著,通過這種方法接受供養還不如沒有供養。
其實供養是不需要去求的。衆生自己想做供養,內心真正生起了信心,這樣做的供養才有意義,才如法。其實,一個真正修行人、成就者接受供養是爲了給對方種善根、種福田,而不是爲了自己。對方必須要有這個意樂,有這個發心,這樣才能種善根、種福田,哪怕你供養一分錢、一毛錢也是可以的。
作爲一個出家人,有什麼可擔心的?佛陀說過,這些世間人困難到了在指甲上耕地的程度,我的這些聲聞們(出家的弟子們)也不會有任何的困難,是不會餓死的。所以,大家不要考慮太多,諸如老了怎麼辦,病了怎麼辦……既然出家修行了,就不要考慮這些了。只要你自己好好修行,到時候福報就會來,自然就有人關心你,自然有人照顧你。作爲一個修行人,世間的一切利益、世間的一切法都應該放下,不要爲邪命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