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回向可以圓滿資糧
我們經常講叁個殊勝,回向殊勝就是其中的一個。無論修什麼法,即使僅僅念誦一遍“阿彌陀佛”,也要具足叁個殊勝: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回向殊勝。
善根回向的利益非常大。若是善根不回向,善根不能增長,它的果報僅享受一次或兩次就窮盡了,利益非常小;若是善根回向給菩提了,則時時都能增長,它的異熟果直至成就佛果之前都不會窮盡。若是不回向,相續中生起了邪見、嗔恨心或到處去宣揚功德,就會毀壞自己的善根,無法存住;若是回向了,即使生起了邪見或嗔恨心,功德也不會毀壞,也能存住。回向給衆生,回向給菩提,實際就是回向給法界,就等于把善根福德存在了法界銀行裏,是最安全的,永遠都不會被摧毀。若是不回向,善根不能圓滿。因爲積累的每一個善根、福德都要有叁個殊勝的攝持,若是不回向,就沒有後行回向殊勝了,所以善根、福德就不能達到圓滿。若是回向了,善根、福德能立即圓滿。
回向要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回向給一切衆生。若是僅回向給某某衆生、某某地區的衆生或某某類型的衆生,則不究竟、不圓滿、不殊勝。回向給叁界一切衆生才是究竟、圓滿的;第二、爲了衆生都能解脫成佛,能成爲衆生解脫成佛的因緣,即善根、福德回向給法界一切衆生,願法界一切衆生能夠早證菩提,早日成就,圓滿佛的果位。究竟圓滿的回向,就要具足這兩個要義或條件。
回向衆生得到吃的、穿的、用的,或者得到一些神通、神變,是不究竟、不圓滿的。因爲獲得的果位不圓滿、不究竟。回向子女能考上大學,回向某某能身體健康,這都是小事,別爲了這些暫時的利益回向。回向給一切衆生,回向給圓滿菩提,這樣,包括了所有的衆生,所有的利益,多究竟啊!學佛修行就要把目光放遠,把心量打開,把心胸敞開,不能目光短淺,不能心胸狹隘。不要以狹隘的心胸做回向,那是不究竟、不圓滿的。
最好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回向。回向的對境,所回向的善根和回向者自己,這叫叁輪。叁輪都是無我、空性、無緣的,在這樣的見解、狀態中做回向,叫叁輪體空的回向。現在,作爲凡夫,肯定做不到叁輪體空的回向,但是可以做相似叁輪體空的回向,即“過去諸佛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未來諸佛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現在諸佛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文殊菩薩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普賢菩薩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或者可以用“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的偈頌回向。
將自己所做的一切善根福德,都要毫無保留地做回向。回向的功德和利益非常不可思議,能夠迅速地圓滿資糧,到達彼岸,成就無上大圓滿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