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經釋忍辱(煮雲法師)

  諸經釋忍辱

  

  煮雲法師

  2001年第12期《佛學文摘》

  《六度攝論釋》雲:“能滅盡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隱。故名爲忍。”

  《優婆塞戒經》說:“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饑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嗔癡等悉能忍之。能忍(受),艱忍,難施,難作,名出世忍。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世間罵者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有何嗔,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嗔?若我嗔者,我自作惡,何以故?因嗔恚故,生叁惡道,是故說言,一切善惡,能因我身。”

  《大智度論》卷六說:“忍有二種:一者衆生忍,于一切衆生,不嗔不惱,縱使彼加心。”

  《唯識論》雲:“忍有叁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恩益經》四忍品中說:“菩薩有四法:出毀禁之罪,一得無生忍,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二得無滅法忍,一切諸法,本爲無生,故今一切無滅,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叁得因緣忍,一切諸法,皆依因緣之和合而生,無有自性,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四得無住忍,不住者于諸法謂之無位,菩薩證忍此無住之法,則能超出毀犯林示戒之罪。”

  《善導觀經疏》中說:“念佛也有叁忍:一喜忍,念阿彌陀佛而生歡喜心者。二悟忍,念彌陀佛而悟解真理者。叁信忍,念彌陀佛而信于正信者。”

  《仁王經》教化品則說:“有五忍:就是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五種。”

  《菩薩本業經》上說:“有六種忍,就是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

  還有的經上說有十種忍,十四種忍的種種不同,總之,忍辱這個名詞在佛法的果位上都有它重要名位。對于我們修行學佛的人,用功辦道上,更是占著最重要的一環。

  【摘自《煮雲法師講演集》 】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