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大師舍利記

  

印光大師舍利記

  

範古農居士

  

  “舍利”梵語,正雲“設利羅”,華言“靈骨”,乃戒定慧忍行功德之所熏成者。昔釋迦世尊之涅槃也,自火荼毗,碎身爲五色舍利,光瑩不壞,且現神變,此爲佛舍利。嗣後凡有德高僧,荼毗皆有舍利,但光澤、堅固等遜于佛。今靈岩山印光大師舍利可得而記焉。

  大師生西百日而荼毗,適逢世尊涅槃聖節。是日天氣忽爾晴朗,缁素送者二千余衆。真達老和尚舉火。入晚,煙白如雪,現五色光。翌日晚,靈岩住持妙真和尚,偕衆赴荼毗所檢骨,色白質堅,重如礦,觸之,作金聲。頂骨裂五瓣,如蓮花。齒全不壞,叁十二顆(編者注:大師以八十高齡而牙齒完固不脫,亦罕有也)。發現舍利無數,其形有珠粒者,有花瓣者,有塊式者。其色有紅者,有白者,有碧者,有五彩者。形色殊異,數以百計。

  檢畢,別爲六聚,各盛以盤,識(zhì加上標記)之曰:“五色舍利珠”,珠者粒圓而散者也;曰“五色小舍利花”,花者珠粒相黏(nián)成花狀也;曰“五色大舍利花”,大花者薄片如花朵者也;曰“五色血舍利”,血者肉所化也;曰“五色舍利塊”,雜形如塊者也;曰“牙齒叁十二粒”,所謂牙齒舍利也。此六聚者,將珍藏于山,以資紀念而垂(留傳後世)瞻仰。檢余灰燼,辄有信士,禮拜禱求,必有獲者,菲律賓吳國英居士其一也。他若新加坡廣洽法師,先得五彩舍利;五臺山法度上人得翠色舍利;上海樂慧斌居士得巨塊血舍利,皆因緣之特殊者欤。妙真上人以六聚舍利,攝影分贈知識,遠近見者,莫不歎爲希有,至有發心迎請供養,永作紀念者。

  記者曰:大師一生,嚴淨毗尼[1],專志淨土。最後一著(zhāo爲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一步),既現生西瑞相以垂範,複留舍利以彰法身不壞之相,令有緣者,瞻禮供養,鹹獲功德。大師悲度衆生,弘願無盡,有足(充分)征(證明)者,豈僅淨德莊嚴而已哉!時維(文言助詞)中華民國叁十年辛巳仲春[2],淨業學人古農範寄東和南謹述。

  

[1] 毗pí尼:又譯作毗奈耶,即戒律。

  

[2] 仲春:仲,在當中的。仲春,春季中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