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二課(十一)如理修法必將成辦解脫

  聖者言教 第二十二課(十一)如理修法必將成辦解脫

  我們說過,在如理如法的前提之下,修學六個月即可現證法性現前相。要記住,從法的角度來說,我們現前所修學的法已經非常殊勝。這不僅是我自己這樣說,還有很多教證和理證。往昔薩迦班智達也說過:“從法的角度來說,唯獨密法最爲殊勝。”法雖然殊勝,但能否在六個月內現證法性現前相,還要看你自己的見解、修行和行爲。既然大家千裏迢迢來到高原,希求解脫的主題絕不能擱置一旁。

  漢地有很多自認爲很虔誠的信衆,但他們所謂的虔誠恐怕是一種沒有智慧的思想和行爲——認爲只要把自己的身心托付給導師,臨終時導師就可以把他的神識遷轉到西方極樂世界。若真有這樣的好事就太好了,因爲這樣全世界只需要一位導師即可。現前把身心托付給他,平時想幹嘛就幹嘛,不是很簡單嗎?但這可能嗎?若可能的話,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也不會對善星比丘說“我爲汝說解脫法,當知解脫隨自轉。”細致想想,連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都做不到的事,還有人能做得到的嗎?要知道,導師真正的加持,是將走向光明道的一系列方便賜予我們,但至于走不走則完全取決于自己。所以,我們的修行要遵照導師的教言而行持爲妙。

  【複以六月晝夜無有散亂,不解腰帶精進修持,則足以抵達明智如量之境地。】

  若能在六個月中不分晝夜,夜不倒單地精進修法,六個月就可以抵達明智如量之境地。所謂“明智如量”就是指見道,也就是說可以成就大覺第一入定之境界。從法的角度來說,本身就是如此,但是否能達到這個目標,則取決于個人的信心和精進。

  無垢光尊者曾經說過,在他所攝受的弟子中,有具精進者、有具信心者、有具智慧者等。其中具精進者,可以不分晝夜,天天打坐修行,但見解卻沒有超越世間禅定;具智慧者,雖然能懂很多道理,口裏可以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詞句來描述一切,但他永遠沒有超越伺察意之見解;唯獨具有信心者,方可成辦出世間禅定。從這個教言當中就能得知,叁者之中最爲重要的是信心。若修法不僅精進而且具有信心,則“明智如量相”不在遙遠的地方,就在你的眼前。

  無論我們平常印證法性現前相、覺悟增長相還是明智如量相等,不僅要觀待見解,還要從出定、功德、夢境等多方面進行印證。因爲單純從見解而言,只要你往昔聞思不錯,甚至平常都在修行,覺受也不錯,相信你可以講出如同見道般的見解。但即便能說出“明空不二”、“便智雙運”等見解,信心、慈悲心和出離心等功德可能跟不上——你的信心可能還很偏袒,慈悲心可能有選擇性,出離心可能只是下士道與中士道,還沒有達到上士道,無緣悲心就更談不上了;夢中可能時時都被夢牽著行走。有些人爲了體現自己的功德,可能會說自己沒有夢。但沒有夢也是被無夢所牽引,若真能自在,你是否能將無夢轉變成有夢呢?所以,無論有夢、無夢,對你而言都是一種過失。此外,還需要觀待出定。我們把正念分爲改造意念之正念和無造法性之正念。由于有座上見解的力量,所以出定時,也可以非常輕松地執受這樣的見解。反觀自己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嗎?

  要記住,無論自己的見解已到達什麼地步,僅憑當時的見解還不能認定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學道或無學道,需要多方面抉擇和觀察。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的上師昌根阿瑞仁波切在印證弟子的見解時,非常重視不變密意相,也就是說,非常重視夢境。

  平常在修無上竅訣大圓滿時,如果在見解、修行、行爲等方面都做得很圓滿,晝夜無有散亂地精進修持六個月,足以抵達明智如量之境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