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四課(十二)善巧方便地對治昏沈掉舉
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曾經說過:“講錯一句共同之法,如挖叁界衆生眼睛之罪;講錯一句不共同之見,如殺叁界衆生之罪。”雖然現前有些弟子已經披上出家人的法衣,成爲一切信衆眼前的莊嚴和祈禱的對境,但仍舊需要謹慎。作爲修學禅定的弟子,修學禅定時必須細致,絕不能粗糙,並且還要配合上師的竅訣,否則見解難以赤裸。
比如我們在修學等持時,難免會産生昏沈和掉舉。當昏沈太重時,該如何對治?從某種角度來說,産生昏沈最大的原因是內收所致。無上竅訣大圓滿的修行雖然分爲叁不動搖修法和四直定修法,但四直定是直斷和頓超的共同修法,所以平常單純講解直斷的時候,只講解叁不動搖修行。所謂叁不動搖是指身不動搖穩如大山,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和意識不動搖淨如虛空。其中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主要講解眼根,在修行禅定的過程中,不要閉上眼睛。
很多漢地人習慣在打坐期間把眼睛閉上,但要記住,一旦閉上眼睛,五根很容易內收,再加上溫暖的氣候,非常容易産生昏沈。有些人修著修著會進入一種入睡前半夢半醒的狀態,而且感覺身體發冷,這時若將大氅往頭上一蒙,就感覺非常清淨。有人誤將這種狀態認爲是禅定。要記住,這種狀態即便能稱之爲禅定,也摻雜很濃的迷惑成分,一點思維都沒有,持續的時間絕不會很長。可能五秒鍾、十秒鍾之後,你就睡著了。我們現前修行的目的不是爲了單純尋求短短時間內的無想狀態,因此修學禅定必須要睜開眼睛。
當然,禅修時也不能受涼。雖然衣服適當少穿一些,有助于提起精神,但對于身體比較虛弱的人,修行時不能過于受涼,衣服必須要穿暖,但也不要穿得過多,否則會招來昏沈。
開始打坐時,不能對自己的要求過于寬松。比如有些人認爲自己身體不好,打坐時會靠在枕頭上。要記住,你一靠上去,昏沈就開始笑眯眯地看著你,往你身邊趕來,要不了多長時間,你決定會昏沈。所以,禅修一開始就要盡可能保持身體端直,不要總想著靠在墊子上,而且要如理如法地止觀交修,不能什麼都不想,否則決定會昏沈。這些道理都要銘記心中,並且盡可能做到。這樣一來,相信昏沈很容易消盡。
從另一方面而言,昏沈也是一種魔障。我們上課前通常會念誦一些儀軌,就是爲了遣除障礙,在聽課過程中消盡自己的煩惱。像有些人聽課過程中拉肚子,聽不完課就回去了;也有些人聽著聽著感覺內心很煩,也回去了。爲了避免出現類似現象,就要依靠念誦遣除無始以來至今的所有魔障。平常無論是否上課,每天必須念一遍《心經加回遮文》和《如意成就祈請頌》、《蓮師除障祈請頌》。這些念誦儀軌在《顯密甘露心滴》(舊版)第四、五、六叁頁。雖然頁數不多,但每天念誦,對于消盡自己的昏沈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出現掉舉時,該如何對治?我們天天都在講解剖析調伏妄念、直視調伏妄念和安住調伏妄念,這些道理必須銘記心中。只有通達這些修行方便,並在修行時如理如法做到,才能調伏昏沈、掉舉。
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時時告誡我們:“初行者修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要知道該如何修行。”對于希望到幽靜山林閉關修行的虔誠弟子,我決定不會說“不”,但至于該如何修學,還是要自己考慮。如果你真正明白該怎麼修法,能獨自一人在幽靜山林閉關打坐,當然值得贊歎;但對于不懂如何修行卻想去閉關的修行者,我除了賜予你一系列修行理趣之外,真的沒有更多的道理賜予給你。
我相信,自己內心對法的理解有多麼成熟,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說:“我爲汝說解脫法,當知解脫隨自轉。”也就是說,你是你自己的主宰,是自己的老師。外在的老師可以成爲很好的輔助,但真正的老師還是自己,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去辨別、取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