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和諧從內心裏來坐

  和諧從內心裏來

  坐在拜墊上的盡量盤腿,考驗了,有的人盤腿像坐老虎凳一樣,最好是坐拜墊,坐凳子不好打坐。打坐功德很大,我們大家不講一句話在這打坐功德很大,知道嘛。雙盤盤起來的有多少?舉手。你看,這麼多金塔,不用別人給你發獎狀啊、發金杯啊,自己往那一坐就是一座金塔。單盤的呢?噢!單盤的多,這是銀塔,冠軍少亞軍多,也不錯。剩下散盤的,散盤的也不錯,也是塔,“泥巴塔”,(衆笑),總算也是一座塔。金塔、銀塔、泥巴塔,你看不會盤腿的就那樣坐著的,這個叫什麼?這個叫老爺坐。

  中國凳子的曆史啊,可以反應出中國的一個文化,凳子的文化,中國有凳子的時間沒有多少年的,到那個紅木家具店去看啊,有清式的、明式的、最多到宋式,再往前就沒有了。說明宋朝之前中國是沒有凳子的,有我們拜墊之類的小的這種座,日本的“塌塌米”,是從中國的唐朝學過去的。那個時候的人是沒有椅子的,都是盤腿,這個習慣、這個形體的行爲,對人類的文明是有幫助的。爲什麼中國一直以後就不能突破唐朝的鼎盛,到現在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中國人聚集多的地區都叫唐人街,不叫宋人街、也不叫明人街、清人街。最鼎盛的是唐朝,那時候的人都是盤腿而坐的。這個動作它從人體的構造學來說,因爲人在地球表面上,他要平衡地球的吸引力,所以人最發達的身體結構是什麼?肌肉和骨骼,肌肉骨骼就是爲了克服地球的吸引力的,所以人大量的血液供給這些肌肉組織。

  而我們盤腿的時候呢,恰恰把人體耗血量最大的大腿小腿盤起來了,把它壓迫住,然後大量的血液回流到上身,直到大腦。我們現在爲什麼不開智慧啊?因爲大腦長期處于缺氧狀態,大腦的運作是需要大量的營養和氧氣的。所以你看唐朝人大腹便便,爲什麼?這是打坐打出來的,不是喝啤酒喝的。所以有的人說“師父你肚皮咋這麼大呀”,我說這是打坐打出來的,聽了嚇死了,我不打坐了,身條不好看了。這個身條才好看啊!不要搞顛倒掉了。現在西方歐洲都已經開始反對“瘦骨形”了,“瘦骨形”的不准上封面。“師父糟了,那我減肥不是白減了嘛”。我們佛教對這些道理要講清楚,要言之有理,符合于現在科學,現在醫學,現代營養學。甚至我們講到大腦爲什麼會有智慧,要符合于腦科學,對不對?把腿一盤大量的血液往頭上去,所以反而很健身。當今最流行是瑜伽,瑜伽最基本的功就是打坐,對不對?所以瑜伽能美容,爲什麼能美容?打坐時,肌肉組織的許多毛細血管被壓迫住了,血液大量流向頭、流向臉。這個新陳代謝就快,不要去做什麼面膜,蒸汽去皮啊,不需要的。自然的,血液循環快,新陳代謝加快,臉部一直能保持最生態的狀態,面部生態學,有沒有道理啊?要不要打坐?要是要的,就是非常痛,什麼都要,痛不要,這是蠻難平衡的一個矛盾,是需要被克服的。

  大家喜歡打坐的話成佛也快,文殊菩薩最贊歎打坐:“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我們這個報恩塔這麼漂亮,是我們老和尚造的,一個塔一百五十萬元人民幣,佛像七十萬,兩百二十多萬,這是水泥造的不是七寶造的,七寶造的價錢不得了,就是你主動的來造好了,造個七寶的,也沒有打坐一須臾的功德大。還不止造一個,造恒沙七寶塔,恒沙算得過來嗎?不要說恒河沙,我們溪前的沙子有多少你算得過來嗎?造那麼多的七寶的塔啊,不如靜坐一須臾的功德大。這奇怪了,爲什麼?因爲寶塔畢竟要壞的。你看那座塔才造了幾年,外面就要裝修了,漆都剝落了,柱子也裂了,塔身有一點沈降了。這是有爲法,有爲法有“成住壞空”。有“成”的一天,現在屬于“住”,再過去是“壞”,最後就“空”掉了。

  我們造塔的時候挖出來很多土啊、瓦礫啊、磚塊啊,一看古人在這裏造過房子呢,造新房子上梁,張燈結彩啊,造好的時候遷新居,多高興的事,但現在是磚塊瓦礫沈積在土層之下了。我們塔會不會有這樣的一天啊?造一個塔會這樣,造一百個塔也是會這樣的。造一萬個,造長江沙那麼多的塔會不會壞?造恒河沙數的塔會不會壞?會壞的。但是打坐的一須臾是屬于什麼法?回光返照屬于什麼法?是不是無爲法?是無爲法。“寶塔畢竟化爲塵,一念淨心成正覺”,成佛離得開你的心嗎?離開心能不能成佛啊?那找回心要靠什麼方法?打坐。把四肢收攏來,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什麼?心觀牛奶嗎?今天大家持八關齋戒,晚上不吃飯,肚子很餓,剛才很多人在喝牛奶,還有很多人沒喝到,問牛奶有嗎?什麼地方有?什麼地方有?(師父風趣的話語引來一片笑聲)

  一念淨心成正覺哦!可以成佛。有爲法是壞滅法,一念淨心是無爲法、是正等覺、是成佛道法,所以啊大家要知道。造塔多難啊,造一個水泥塔都很難。我大哥現在還准備中大頭獎來護持呢,我說你不要做大頭夢了,我們大家在這個社會上,是不是也想做這個發財的夢啊?很多哦。所以我們要利用好最大的財富,就是現在我們擁有的貧窮,這是我們的財富。沒有這麼多牽挂,說來就來。作爲老板想把公司扔掉那舍不得的,要想好長時間。做職工的不幹就不幹了嘛,不炒我鱿魚我炒你鱿魚,沒什麼的,回來再找份工作,做老板不容易啊。所以我們多自在啊,我們在座的請問如果你身居要位你還能到這裏來嗎?離退休了都不行。可憐啊。你看那個李白,他那個天下文章啊不得了,到了皇宮裏面皇帝喜歡他皇後也喜歡他。

  有一次他喝醉酒了之後路也不會走了,別人扶他到寢宮裏去休息,往床上一倒皇後來給他洗腳,你看多厲害的李白。結果他不要做這樣的人,在皇宮裏面多約束呢。到我們浙江來,作了“夢遊天姥”最長的這首詩,那種豪情壯志,好做青山之主人啊。青山不要買的,站在這裏手背在後面欣賞就行了,天上的雲也不要你買的,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可惜你不要做,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修行是很簡單的。要獲得我們無上正等正覺也不難,就怕信不牢,行不堅!反而我們輪回的路是很難走的,賺錢很不容易的,賺到了又怎麼樣呢?輪回之法。所以我們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各自的福報,子孫有子孫的福,自己也有自己的福,有錢好、有錢好,對沒有德的人來說,擁有很多錢有喪家失命之險,我賺點錢給兒子,兒子如果沒有德的話,這個錢給他會害他的。如果他有德性的話,沒錢給他,他也活得好。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不是跟那個有關的,很多的道理我們都不知道,對生命本身的這些道理是很需要普的。

  我們能夠心安下來,能夠在有限的物質世界裏面去追求無限的精神世界。這樣子的人會怎麼樣?有的人說照你這樣世界不會進步了,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功啊,人的素質要是都高了,以很有限的物質享受得到極大的快樂,這個才是最高性價比的人生,這樣這個社會這個地球才能長治久安。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迫使我們人類要尋求正確的人生觀。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會救民族救國家救世界。科學家早就下定論了,以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地球上只能養活叁分之一的人,反過來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要叁個地球才能養活我們,那叁分之二的人要到哪去?你真的移民月亮啊,你移民哪去啊?不可能啊。人的心不平,都想擁有大量的物質,但物質資源卻是有限的,這就成了人類很大的一個結,這既是宏觀上的一個社會問題,也是我們小的家庭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個人的問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的欲望是填不滿的。你看很多現在所謂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用生命在換,用前世的福報在換,兌現了就沒了。所以這個世界我們能夠覺悟,我們能夠隨遇而安,我們能過著平靜的生活,這是莫大的一種幸福。而且我們有了這樣幸福的感受之後,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一個幸福的人生是不會來報複這個社會的,也不會摧毀自己的家庭,一個幸福的人會更加地愛家,更加地愛社會,會呈現人生的正念的生命狀態。如果一個人把有限的經力,浪費到物質當中的時候,變得“一貧如洗”的時候,那個時候很憔悴很暴戾、不耐煩,別人對他的愛感受不到,回報給社會、給家庭的都是一種暴戾,糟蹋自己糟蹋別人。甚至一個人有幸福人生的時候,有幸福感覺的時候,能産生出“仁、義、理、智、信”。所有人性當中美的東西,都從這裏産生出來,而且這樣子的人會有智慧,看問題會看得透徹,會有長遠的眼光,他的理性會克服他的狹隘、黑暗、欲望,容易變成一個理性的人,一個慈悲的有正念的人,對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很大很大的。所以學佛不單單不消極,反而讓這個社會穩定,讓社會有質量,生命有質量,而且讓這個世界長治久安,國泰民安。整體是由局部來決定的,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都看到這一點,所以國家也倡導和諧社會,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諧從哪裏來?從內心和諧裏來。

  ——2008.05.12《浴佛節蒙山開示》傳喜法師于慧日禅寺

✿ 继续阅读 ▪ 觀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