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空性不離緣起之智慧

  空性不離緣起之智慧 

  學佛也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曆, 我們有位老居士,抄《金剛經》, 跟我說他從二十八歲就當官了,到今年七十歲,一輩子做官。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曆,看《金剛經》怎麼能看得懂?我們不僅要把自己幾十 年的人生閱曆,甚至要把我們人類幾千年整個文明作爲佛法的觸角, 作爲理解佛法的參考,所以學佛還 要廣思博聞,不僅廣聞佛法,對世 間的也要去動腦思考。

  老居士抄《金剛經》,有的居士說給他寫兩句,我就說:悟空性不離緣起之智慧,你在觀察緣起的時候你産生智慧,你這個智慧發現 一切于緣起中無自性,但究竟什麼 東西在起作用呢?

  《心經》裏說色即是空,色是什麼

  色即是空?這個桃子是空 嗎?桃子是空這句話還太籠統,桃子是一個緣起法的顯現。所有 一切因緣合和的裏面沒有一個名字叫桃子的,只有一合相,但這個一合相總體當中沒有一個是桃子。這一合相以一個因緣裏拿出一個去解剖的 時候,它那個名字都不是真的。比如說桃子裏面它也有地水火風,但 是這個地水火風,你拿出來去檢 查,這個“地”又有很多因緣合成 的,這種因緣裏沒有一個叫“地”的。

  這桃子非桃子,是名桃子。那這是什麼在起作用?到底是吃不吃?這不是吃不吃的問題,這是智慧法身生起來了,照見這樣子的一個因緣。那反過頭來,我自己怎麼樣?照見自己五蘊皆空的話,我的執著就會小了,我的執著一小了, 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皆空了,還起執著,那肯定沒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我執就小了, 我執小了度一切苦厄。苦厄是從執著中生起的,因爲你執著,你的生命就只局限在你的個體上面,就認爲我、我、我,其實除了這個狹隘的你之外,還有一個廣博的你,你有沒有認識到廣博的你?所謂的空性就是說你從低級的生命階段,從刹那、刹那生滅的一個凡夫,由于對空性的認識的智慧,升華到高級的生命階段,你的參照物改變了, 這作爲刹那、刹那生滅的個體,如果你的參照物僅僅只是這個肉體是你的話,那你注定痛苦。

  不管你怎麼樣,世間再怎麼給你圓滿,也注定痛苦。因爲那個苦的本性沒有拔掉,狹隘的生命觀。 但是通過智慧的升華之後,我們從這個狹隘的空間裏出來了,參照物出來了。

  但如果沒有好好思惟、選擇的話,這生命,我們來研討這樣的一個問題,用佛的智慧來引導我們的話題。自我的認識不要停留在狹隘的高度,要以智慧爲生命,以智慧爲我,這時候你就越困難越能用智慧超越自我。比如說你做人、開公司遇到困難,這時候雖然世間的逼迫性很大,但是你以智慧爲生命了之後,就不要緊了,這些東西來觸不到你,地藏菩薩有一句話:“衆生業起,振錫杖以騰空”。

  比方說我們在講的時候突然來 了一個黑社會的,他來鬧場,甚至還拿槍抵著,我們怎麼樣?如果我們沒有超越狹隘我的那種智慧來指導我們生命的話,那就亂了。但是我們身體被摧殘之後還有一個更大的我存在,這個是什麼?這個不是獨立去談那個大我,獨立談那個大的我又落入外道的見,那叫梵我見,大梵天的我。

  我們佛法還是有緣起空性的, 既認識到它的空性,又徹底認識到 它的緣起,這裏面是遠離我執的一 個我,所以跟大梵天的一個大我的執著,外道的我,它又不一樣。  

  ——摘自08.09.28傳喜法師于大連開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