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何爲見,以何爲心

  以何爲見,以何爲心  

  我們真正的財富,是每一個衆生份上的佛性。我們懂得修行護持,讓我們返迷歸悟,這才是真正快樂之道,這才是這個世界得以和平,一切的衆生都能得到安養天年的一種方法。所以佛法,我們這兩天一直在研究。在吉隆坡叁天的講座裏面,第一天叁皈依,主要是講我們爲什麼要皈依,叁寶是什麼;皈依了之後如何來依教奉行,怎麼去實踐叁皈依;第二天講《楞嚴經》大意,我們很多馬來西亞的佛教徒,水准很高,對《楞嚴經》都比較熟悉,甚至有一些人還專門在研究,它是開智慧之門,我們漢傳佛教裏說,“開智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所以《楞嚴經》的大意,所要開顯的,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菩提路的門,入了這個門之後,才展開菩提路,才有這個路可走。所以昨天我們又講了“佛光西漸”這個課題,主要是現代的高科技,怎麼樣來認識佛教,西方人怎麼透過現代科技,透過對真理的追求,而遇到了佛教、而信仰佛教;還有我們現在的人,怎樣在生活當中,簡單易行地去實踐佛教。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菩提路,我們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怎麼樣發明心地,怎麼找到真理的大門,一路這樣走進去,通過六度萬行,讓我們把這個“迷”的習氣消磨掉,讓覺悟的這一方古鏡越發的光明,能夠照天照地。那個時候,我們這個人,才不愧爲是一個萬物之靈。

  我們現在坐在這裏,你靜靜地跟著我們指導,你想:什麼是“我”呢?所以《楞嚴經》裏面,首先是因爲阿難尊者在外面被迷失了,非常慚愧地來到佛的面前,佛才問他,你爲什麼出家?阿難尊者回答:“我當初是看到佛的相好,心生愛樂,所以決定出家了”。佛繼續問他:“你以何爲見,以何爲心呢?”

  我們現在也是這樣,什麼是我們的心,在經典裏,通過種種的考驗,把這個真正的心顯發出來。平時我們所想當然的那個心,佛加以剖析,然後讓我們知道,原來這個心都是虛妄的,真正的在哪裏?——真正的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說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佛性在哪兒?這個佛性,比整個馬來西亞的財富還要尊貴,但是我們有這麼尊貴的佛性,在哪裏?

  所以佛在《楞嚴經》裏,用很簡單的方法,就指示給我們,這就是我們中國禅宗裏所講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個真正的心顯發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對于淨土法門裏,什麼是阿彌陀佛,他就要指示出你身上的無量光、無量壽來,然後你念念彌陀。我們淨土宗裏說,“彌陀叫我念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最後發現你的心光,就是澈天澈地的,天地皆由你的佛性所生化,一切衆生乃自性當中之衆生,一切煩惱是自性中的煩惱;乃至佛果,都是你自性裏具足的佛果。這個時候,像六祖大師說的“何其,何其,何其”,好多的“何其”,乃至我們金剛乘裏要說的,也是這個。所以《楞嚴經》,是打開菩提之路的一扇門,今天在這裏我們還是要講解,這一扇門在哪裏。

  佛陀在這裏跟阿難尊者繼續開示,因爲阿難尊者這個時候聽了佛陀的剖析之後,他越來越害怕了,他就說:照這樣說,我這個人沒有心了?因爲佛陀問他的時候,“什麼是你的心呢”,阿難說了種種,最後說道:“你問我的時候我到處在找,這個能找的東西就是我的心”,——這個“能找的就是我們的心”嗎?阿難尊者做我們的代表了。結果佛陀很嚴厲的口氣批評他說:“那個不是!那個不是!”阿難尊者非常恐怖地站起來,跪在那邊合著掌,流著淚說:“世尊,我見到您,跟您出家,乃至跟著您去十方諸佛的國土,供養恭敬諸佛,都是用這顆心,乃至我以後退失善根了之後,毀謗佛法做一切壞事,也是靠這顆心,你說這個也不是我的心,我其實沒有心哪,我是不是跟土木瓦石沒什麼兩樣啊”!

  這個是很值得去研究的問題。做一個佛弟子你不知道真心,你天天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包括念佛時候,我們祖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念破喉嚨也枉然”。那我們用什麼心在念佛,“是心作佛”,什麼心是佛,什麼心作佛,難道虛妄是佛?根本不是嗎!虛妄心是造成這個娑婆世界的根本,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你不能認錯了!你找出真心,真心才是極樂世界的源泉,它才是佛。所以佛在《楞嚴經》裏開兩扇門,一個是無始以來生死輪回的根本,一個是無始以來菩提涅槃的根本,不能認錯門的!認錯就糟糕了,無量生死輪回的苦海沈淪在裏面,這個問題不能不知。佛教裏叫“懵懂佛性,寒喧真如”,不能懵懵懂懂的,你不搞清楚,皈依佛不體解大道,你怎麼皈依佛啊!所以在《楞嚴經》裏,佛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

  阿難尊者這時候也很怕,“啊?弄了老半天這個不是我的心啊!”佛說,“攀緣,心爾爲自性者,即是輪回的根本”,那我們衆生個個不是在用攀緣心嗎!所以我們現在是人,是凡夫,受諸苦惱啦!追不到的是苦,追得到的也是苦。總的來說我們生活的世界都是苦!爲什麼會有這個果報?就是因爲《楞嚴經》裏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沒有找到一個真正的因,所以又感現了這個虛幻的果報在裏面,就是這樣。 這時候阿難尊者痛哭流涕,跪在那裏合掌求佛,“怎麼辦,我的真心在哪裏,我豈不是沒有心啊”!佛陀這時候安慰他,“阿難啊,不用急”,佛出兜羅棉手摸他的頭來安慰,這時候才跟他說,虛空都有名相,草木都有形體的,你放心,更何況你那個偉大的佛性呢!怎麼會沒有名相、沒有形體啊!但是這要佛垂手接引我們衆生才能知道,就像淨土裏說,我們衆生份上有沒有淨土?有的!但是爲什麼我們自己看不見呢?佛告訴我們說,我們的淨土,雖然是我們自己的,卻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而且我們要回淨土的家,還不認識;你要想回去,還要阿彌陀佛把手垂下來接引。佛不來接引,是你的家,你還不認識,所以冤枉不冤枉?可惜不可惜?所以佛也是示現,阿難尊者就代表我們一切衆生,佛陀垂手接引,來告訴我們。

  “很簡單”,佛就把手舉起來,合起來是拳,展開是手掌,合起來是拳,展開是手掌……然後問阿難尊者“看到沒有”?我現在問你們,看到了沒有?這是什麼?阿難尊者就說:“我看到了”,我看到如來舉出金色臂開合,握掌爲拳,開手爲掌,出光明拳耀我心目。因爲佛的這個手是發光明的,耀了我的眼睛,讓我的眼睛都亮了,我看得很清楚啊。佛就問他了:你看我手在開、在合,是不是?我的手在開在合,你的眼睛有沒有開,有沒有合啊?沒有吧。這時候佛以他的神通廣大,手上放一道光,這一道光就飄飄悠悠地就飛過來,飛到阿難尊者的左邊。阿難尊者就往左邊看;佛又放一道光又飛過來,飄飄悠悠落在阿難尊者的右邊,阿難尊者又往右邊看。佛又問阿難:你看這光在你左,在你右,是你頭轉過來向左、轉過來向右呢,還是你那個見在左轉在右轉,是頭在轉還是見在轉?是頭在轉吧。轉過來、轉過去看,是不是?

  其實這就顯示我們衆生的這個見,在看這個拳掌開合的時候,我們的見沒有開合吧?在看這個光放到左、放到右的時候,我們這個見沒有左右吧?這就是我們衆生,凡聖的分界線開始從這裏來了。凡夫是隨著“開、合”而開合的,是隨這個生滅法而去了,用這個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凡夫、凡夫”就“凡”在這裏,就是因爲這樣一念之差而做凡夫,從而流落到生死苦海,但是你那尊貴的不開不合的見,你有的,你一刹那也沒有丟失過,乃至在地獄的份上,它也沒有少哇。但是衆生不知道回光返照,那個不開不合的見才是佛性,不開不合、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佛就是靠這個來做的,菩提路要靠這個走的!

  ——摘自傳喜法師《菩提路》東南亞弘法行開示

✿ 继续阅读 ▪ 將心比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