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識慧集 <叁十>戒定律藏

  <叁十>戒定律藏

  

  戒。防非止惡的意思,不但惡事不可做,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又名清涼,以人能止惡行善,則必心安理得,俯仰無愧,故心無熱惱而得清涼。

  戒力。戒律的力量,持戒的力量。

  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

  戒名。在受戒時師父賜給的法名。

  戒法。佛所製的戒律法規,叫戒法。

  戒香。戒行莊嚴,以德爲香。

  戒相。戒的相狀差別,比丘的戒相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叁百四十八戒。

  戒師。受戒的師父。

  戒珠。戒律潔白(喻),可以莊嚴人身,猶如晶瑩可愛的珠寶。

  戒場。受戒律的道場、法會。

  戒善。持戒的善根,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間,前生得受十善者,今生得生於天上。此乃持戒之功德。

  戒單。受持戒的證書。

  戒經。說戒律的經典。如梵網經,優婆塞戒經等。

  戒牒。又名度牒,受戒的證明書。

  戒學。戒律的修學,叁學之一。

  戒體。授受戒法之後,受者體中,得到一種防止惡的功能,叫做戒體,此戒體雖屬色法,但外表無相,故又名無表色。

  戒定。持戒與禅定。定即禅定。簡稱戒定。

  戒定慧。又名叁學,或叁無漏學。戒是戒止惡行,定是定心一處,慧是破妄證真。持戒清淨心則安,心安則可得定,得定則可觀照分明而生智慧。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即一戒二定叁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此五者叫做五分法身。戒者防身止惡;定者使心不亂;慧者破妄證真;解脫者離諸纏縛而證涅槃;解脫知見者,即涅槃起的智慧。前叁爲修因,後二爲結果。

  戒律。防止佛教徒邪非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是二百五十條戒。

  戒律藏。說明戒律的經典,是佛親自製定,叁藏之一。

  叁藏經典爲:經藏、律藏、論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