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念如磐石 生死何所懼

  信念如磐石 生死何所懼  

  我們看了玄奘大師爲法的那種堅定的信念,“甯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方半步活”。在毫無生存希望的時候,是完全的皈依自己的信念,就在生死考驗的時候,還是正確的信念放在第一位,這在佛教裏是有啊。過去有叁個比丘長途跋涉要去見佛陀,結果經過的路途得不到食物,甚至走了很長一段路都沒有一滴水,這叁個人渴得真的是生命都受到威脅了。

  這時候在途中發現了一灘水,但是因爲幹涸水面縮小,就一點點,而且水裏都是蟲。而且這時候他們才發現,在他們因饑渴身體越來越衰弱的時候,不小心連隨身帶的濾水囊也丟掉了,找濾水囊沒有了,掉了。其中一位比丘堅決不飲,比丘不飲有蟲的水,沒有濾水囊,他就拒絕飲用這個水。其他兩個說見佛要緊,先保住命,見佛最重要啊。

  這兩個人就喝了水,身體得到滋潤了,又能往前走了,那個人就被渴死了。他一死之後,因爲他嚴守佛的戒律,一死之後馬上升到忉利天。升到忉利天變成天人之後,以他的神通力再返回到人間,來拜見佛陀,以天人的光明身來拜見佛陀。佛陀是一切智者,所以佛陀知道他的這個,就贊歎他,表揚他,因爲你持戒的緣故跟我在一起,一直跟我在一起,所以你反而能夠舍棄卑劣的身,以這個莊嚴的身來見我。而且他聽佛說法之後也迅速證得阿羅漢,天人也可以證聖果。

  那兩位一邊走一邊還說:那個人愚昧啊,不喝水,你看渴死在半路,我們現在看看就快到佛住的地方,就要見到佛了,這個人很可惜啊,來不了了,見不到了。他們幾天之後也來到了佛陀面前,甚至還跟佛陀:“世尊啊世尊,本來我們是叁個人同來,結果有一個人愚昧無知,因爲不喝水的緣故渴死在半路,現在只有我們兩個能夠來。”

  佛陀就呵斥他們,說他守我的戒律我常見他,他一直跟我在一起。你們不持戒律的緣故,雖然來到我面前也不見我,也得不到我法的利益。他雖然去世了,他卻因持戒的緣故馬上升天,你們才來,他早就來了,他已經聽法證阿羅漢果了。你們如果不守我的法,聽我的法又有什麼用呢。

  玄奘法師的這個也是,玄奘法師在生命生死存亡的考驗面前,祂選擇了祂自己的信念,甯向佛的方向一步而死,不向遠離佛的方向半步而活。所以在經典裏也是講到,向佛邁進一步的功德有多大,所以玄奘法師在這裏堅定的信念改變了命運。這個命運指什麼,不僅是祂個人的,甚至一望無際的莫賀延碛沙漠,這是凡人的,是業報的一種境界,當你的信心超越這個的時候你不凡的,莫賀延碛沙漠就不是堅固不變的,不是這樣的。

  所以菩薩爲什麼能把沙漠一變變成一片綠洲,菩薩看這些都不是固定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我們的業報來說,我們很難逾越自己的業報。但是印光大師祂講,“竭誠自能轉凡心,念佛方可消宿業。”竭誠的,能夠轉變我們凡心的時候,那不凡的境界就會現前。哎,你看,就看到了綠洲,看到了甘甜的水,喝到了水,人、馬都能夠平安的離開這個莫賀延碛沙漠,越過這個沙漠了。

  這個信心在祂途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這些業報,我們凡人的這些業報在祂的虔誠心面前,一次一次的被超越。你看祂翻越雪嶺的時候,陪著祂的那麼多徒弟,十個有叁四都凍死在半路。你想想看玄奘法師長途跋涉這樣過來,那些徒弟本來就是附近的人,就是這個環境當中的人,他們卻抵不住這個,都死掉了,那玄奘法師爲什麼能夠活下來。

  所以這一路下來,自然界的威脅,人的威脅,種種的威脅都在祂強大的信心中,祂對佛法的理解中迎刃而解,真的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玄奘法師》這部片子我們要多看,每一次看都會被感動,如果你能夠生起祂這樣對叁寶的信心,你就會成爲人間一個不凡者,你就會成爲一個感天動地的人。

  我以前常說,不要說感動佛菩薩,你有沒有感動自己,這個很重要的。如果這個人你自己不能克服自我的缺陷,連你自己都不能感動,你怎麼想感動佛菩薩。你不能感動自己就是你不能克服自己的缺陷,你不能征服自我。不能征服自己的我慢的山,我執的山,這個業障,說業障能生巨海,能障須彌,能障聖道。你這個業障你都克服不了,你都拿不掉,你怎麼見到佛菩薩,佛菩薩在你面前你也見不到的。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所以關鍵是要克服自我,拿掉那片葉子。所以拜佛就是放下我慢,我慢山崩塌,當身體拜下去的時候就是我執全部放掉了,把自己的身體投在大地母親上,把我執放下來了。所以爲什麼第一個是禮佛呢?就是在佛面前你都不能放下傲慢的我,那你還要通過什麼對境才能降服自我?所以一者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是降服我慢山啊!我慢的這個山。我慢是很堅固的,我執很堅固的,要摧折慢山。

  當然這個禮裏面有六種禮,怎麼禮佛能夠一步一步更進步。稱贊,你不了知佛陀的功德你怎麼稱贊?所以稱贊的時候自然是你能了知一分你才能稱贊一分。當你稱贊的時候,你心憶念口稱贊的時候就是與佛相應,贊佛就是念佛。所以贊佛跟念佛,我們講經說法跟念佛都是不二的,所以般舟叁昧裏說講諸佛之經法,弘揚佛法也是叫行般舟叁昧。正因爲這樣的緣故,我常贊歎海濤法師行般舟叁昧,不休息菩薩。

  在《玄奘法師》這個片子裏面,我們應當得到這樣一種啓發,然後在自身身上去實踐。西方人做的,你也會得到一種啓發,但這種啓發往往就是比較空洞的。前面玄奘法師對我們的感動是感人肺腑的,這兩種能量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單薄粗陋的,一個是細膩而深遠的。玄奘法師的那股力量是深遠而細膩的,後面這個片子的力量就比較粗陋,是粗線條的。

  就好像我們讀《楞嚴經》屢次講到乾慧地,又讀幹慧地,意思就是“幹”的意思。好像理論上知道,但是德性上還沒顯出來。《玄奘法師》這個片子,得到的加持力遠遠超過它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我們作爲佛教徒來說,想想看佛是對得起我們的,祖師大德都對得起我們。我們自己要好好去繼承好這份遺産,開發自己的佛性,開發自身佛性。希望你們都能夠嘗到佛法的禅悅,法喜禅悅。  

  ——摘自2011.07.20傳喜法師《佛法之力無可比擬》開示

✿ 继续阅读 ▪ 六根六塵是虛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