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靠心地完成
我們聊天也會受影響,最好是自己念,拿轉經筒、拿念佛珠也可以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最好是念阿彌陀佛心咒“嗡阿彌德瓦舍…嗡阿彌德瓦舍…嗡阿彌德瓦舍…”
或者念觀音菩薩六字真言咒“嗡嘛呢叭咪吽…”轉的時候“嗡嘛呢叭咪吽…”
你要知道轉經筒轉一圈裏有六萬多遍觀音菩薩六字真言咒,然後拿著念佛珠,心靜靜的,不快不慢的這樣轉,心定下來,然後就融化在這裏面。
所有的,這個世界啊,地球也在轉,宇宙也在轉,就像轉經筒“嗡嘛呢叭咪吽”在轉一樣。然後所有衆生發出的聲音,好像都是在贊美“嗡嘛呢叭咪吽”,在念佛、念法、念僧一樣,你就融在這裏面。
有過灌頂的,生圓次第灌頂的,安住在生圓次第裏面修,沒有的那就這樣念,虔誠心念。
這種業就叫不生不滅的業、永恒的業、放光的業。不是有漏的,世間其它都是有漏的,沒有意義的,死的時候都是黑的,一點用處都沒有。這個就是有用的,死的時候自己看到自己放光,這種業就是可以解脫的。
最好是自己親自轉、親口念、耳朵聽、心裏想。心專一地修比散亂地修功德要大,散亂地修一天,不如專一地修十分鍾。
這個燈你要把它觀想成就是你自己,你就是這盞燈,你發了菩提心,就是燈的光,一盞得現于每尊佛前,你自己這樣子的燈。
通過你來變現,燈只是一個道具,佛法的修行是靠心地上去完成的。這樣子熟練了以後,沒有實有的燈你都可以觀想,這叫意幻供,就可以産生意幻。
觀想我有一個燈具啊,叁千大千世界這麼大,燈柱如須彌山這麼粗,燈油如四大海水那麼多。然後點起了菩提的光明,上從叁有頂以下,下到無間地獄以上,全部無明黑暗都消失。然後每尊佛前,百千萬億無量阿僧祗佛前都有我的一盞燈貢獻著,“嗡班雜阿羅給阿吽…”
觀想的時候要細,觀想成了就安住在這個純光明裏面,就要持咒。所以咒是不分別,爲什麼不分別?你已經成功了,就可以不分別了。
就像孔夫子六十歲說我可以不拘于禮了,因爲禮已經和他完全合一了,他已經不違犯威儀了,身口意都是那種最好的狀態,這就不必要再拘于禮了,自然而然。
中國文字也是這樣,中國文字你看那一筆一畫,哦,好難學,裏面有象形,有意思,有的人就覺得中國文字太不好學了。但是就因爲中國這樣,中國人才方方正正的。方方正正了之後,又可以升華成一種思想境界,才會産生大思想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規矩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厚重的文化基礎,然後才産生出偉大的思想。
佛教也是這樣,你看佛陀講的法,八萬四千法那麼細致,有那麼多戒律要去遵守,真的這樣遵守了,才能開大智慧。
最後念咒語的時候,完全安住在那裏面,不分別。現在很多人走捷徑,光念咒語。如果你真的虔誠心,完全無分別的虔誠,身心投入到念咒語裏面當然好,也會有很大功德的。但是這個前提往往不具足,你沒有善知識攝受,光是道聽途說,書上自己看看,那樣有時候也會著魔,偏失掉,因爲你不知道你的根是什麼。
所以你看我們點一盞燈,如是觀想的時候,再念這個咒,這個咒和文完全相扣,文的意思被包含在咒裏面,打包打在裏面。如果你不去觀想前面的部分,光念咒,功德就會減少。甚至光念,那佛法的根就會變成無緣之水了,佛法就開始要滅亡了。
所以最好聲聞、緣覺、菩薩諸乘都能夠有修持,然後持戒修定再發慧,在善知識的指導下,能夠一步一步的去實踐。
這個佛法既不滅它的功德,同時我們又穩紮穩打,特別是不會出偏,佛教就能夠長久住世。
阿彌陀佛!
——摘自2009.03.31 傳喜法師《佛法修行靠心地完成》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