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四>無緣大慈
無減。成就了佛果之後,其功德盡未來際不會減少。
無癡。無愚癡。是叁善根(無貪、無瞋、無癡)之一,因爲它們是生無量善法的根本,故名善根。
無念。無有妄念,正念的別名。
無貪。心無貪欲,叁善根之一。
無上道。至高無上的道法。
無上乘。至高無上的教法,亦即大乘的別名。
無上覺。無上的正覺。
無上正覺。無上正等正確的簡稱,亦即佛的覺悟。
無上妙覺。如來的覺悟,不可思議,故雲妙,至高無上,故雲無上。
無上法。即涅槃,因涅槃於一切法中至高無上。
無上法王。佛的尊稱,因佛於法很自在。
無上*輪。如來的說法。
無上涅槃。大乘的涅槃。
無上菩提。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惟佛能證得之。
無上正等覺。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
無上正徧知。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古譯。
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正覺,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無上正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即是覺。
無上慚愧衣。即袈裟,亦稱解脫衣,福田衣。
無去無來。如來的法身不去也不來,湛然常住。
無佛世界。沒有佛在世界居住的時期,如釋迦佛涅槃之後,彌勒佛未示現的這一段時期。此時期地藏王菩薩負責教化衆生的工作。
無問自說。十二部經之一。
無師之智。無師而獨自覺悟的佛智。
無始生死。無始以來的生死,人類的無明愚癡無始,所以人類的生死也是無始。
無生。不生不滅的意思。亦即涅槃的道理。
無生忍。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於道理上而不動的意思。
無生智。阿羅漢果之智,菩薩證悟無生理的智慧。
無生法。不生不滅之法,亦即真如涅槃的道理。
無生法忍。簡稱無生忍。
無生法性。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的實相,原無生滅,故曰無生法性。
無生之生。諸佛已無生死,但爲度衆生,無生而生,非滅示滅。
無住。無所住的意思。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所住著,隨緣而生。
無住涅槃。四種涅槃之一。是斷所知障所顯的真如,所知障是智之障,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白生死涅槃無差別的道理,所以固執生死爲可厭,涅槃爲可欣,佛斷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時,對生死與涅槃無厭欣之情,但有大智,故住於生死,爲有大悲,故不住於涅槃,以利樂盡未來之際之有情,故謂之無住歲。利樂之用雖常起,而亦常寂,故謂爲涅槃。
無我。無有實我,忘卻自己。
無我印。即諸法無我印,是說在一有爲無爲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
無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無始。無有元始,諸法皆由因緣生,因上有因,因因無始,如是展轉推究,一切衆生及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雲無始。也可理解距今極遠的時間。
無始空。無始以來就是空。十八空之一。
無始生死。無始以來的生死,人類的無明愚癡無始,所以人類的生死也是無始。
無始無明。無明罪業蒙蔽障礙我們的佛性已久,至今已無法計算其時日,所以叫無始無明。
無相。於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也是涅槃別名,因涅槃離一切虛妄之相。
無相宗。即叁輪宗。因爲叁輪宗是以般若所說的諸法皆空爲宗。
無相菩提。與叁菩提中的真性菩提同,因性空無相,故名無相菩提。
無畏。心無所怖畏。
無畏施。用種種方法去消除別人的恐懼,叁布施之一。
無常。無有常住。即刹那無常與相續無常。
無量。多到不可計量,如功德無量。
無量慧。佛的德號,因佛具有無量的智慧。
無量劫。多到不可計量的劫數。
無量覺。無量壽佛的簡稱。
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因爲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
無量光佛。即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的身光無量。
無間地獄。受苦沒有間斷的地獄。
無等。無與倫比的意思,也是佛的尊號
無等等咒。無與倫比的咒語。
無等等乘。無與倫比的教法,也是大乘的總稱。
無爲。無因緣的造作,即真理的別名。
無爲舍。謂無爲(涅槃的境界)是人類最安樂的宅舍。
無爲法。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無爲空。一切無爲法皆空無和不可得的意思
無爲生死。聖人是無爲的人,無爲的人所受的生死,叫無爲生死。
無爲法身。即法性身,因法性身寂滅無爲。
無著行。諸行圓融無礙的意思。
無著。沒有執著的意思。
無漏。清淨無煩惱的意思。
無漏法。清淨無煩惱之法。出世間的一切無爲法,都是清淨無煩惱之法,如叁乘聖人所得到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間的無漏法。
無漏因。無漏果的業因,如四聖谛的道谛。
無漏果。清淨無煩惱的道果,如四谛中滅谛的涅槃。
無漏智。叁乘人離諸煩惱的清淨智,此智有斷惑證理的功用。
無漏慧。清淨無煩惱的智慧。
無慚。沒有慚愧羞恥的心。
無盡慧。無窮盡的智慧。
無盡緣起。又名法界緣起,謂一切事物,互相爲緣,互相起法,爲四種緣起之一。
無遮。無限製的意思。
無爭叁昧。安住於空的道理而與物無爭的禅定。
無遮法會。這種法會普同供養,如現在人打千僧齋,結萬人緣,誰都可以參加而無遮止限製。
無緣。無緣分。佛度有緣,不度無緣,這是緣分。
無緣法界。無差別而平等的意思。
無緣慈悲。即心無分別,普救一切,不但對一切人類拔苦與樂,甚至擴展到一切有情動物,皆起憐憫愛護之心,叫做無緣慈悲。
無緣大慈。佛具大慈心,雖與衆生無緣,但也發大慈心而救度之。
無學。聲聞乘四果中,前叁果爲有學,第四果阿羅漢爲無學。有學者還要上進修學的意思,無學者學道圓滿不更修學的意思。
無學果。證得無學果位的人,即阿羅漢。
無礙智。自在無礙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無礙光如來。又名無礙光佛,即阿彌陀佛十二別名之一。
無自性。無有一定的自性,一切法因緣和合而生,都無一定自性。
無門宗。即佛心宗,無門是佛心的別名,佛心宗即禅宗。
無法相。一切法都是緣生的,既無真實之體,亦無真實之相,故雲無法相。
無師智。無師自通的智慧。
無異想。對一切衆生無遠近親疏的思想。
無所得。這是沒有什麼法可以得到的意思。是無相的道理。
無想報。又名無想果,即外道修無想定者,命終生無想天,受五百大劫,心心所滅,而身亦如枯木死灰,彼等誤認爲真涅槃境界,豈知過了五百大劫後,又複動念,再入輪回。
緣。因緣的緣。指事物相涉的關系,緣慮之緣,是心緣外境的攀緣。
緣心。攀緣事物的心。
緣日。結緣的日子。
緣事。信有因果報應的事實,叫緣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則叫做緣理。是觀的真理。
緣生。衆緣和合而生。
緣起。衆緣和合而起,也就是各種條件和合而生的意思,一切有爲法,都是由衆緣和合而生。
緣起中道。緣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緣起,這就是中道義,中道義即般若分別慧,亦即名無所得智。
緣起性空。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衆緣和合而産生,性空是說衆緣和合的諸法,其性本空,無有真實的自體。
緣缺不生。雖然主因存在,但缺乏助緣時,一切事物還是不能顯現。
緣覺。又名獨覺,即辟支佛,於佛世聽佛說十二因緣之理而悟道者,名爲緣覺,若生於無佛之世,觀諸法生滅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名爲獨覺。
緣覺乘。二乘或叁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或悟道者,總稱爲緣覺乘。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
緣覺菩提。是修十二因緣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叫緣覺菩提。
緣慮心。即攀境界而又思慮事物的心。
大。梵語摩诃,華譯爲大。是自體寬廣、周遍包含、多、勝、妙、不可思議等的意思。
大士。菩薩的通稱。指承辦上求佛果,下化衆生的大事業的人,如觀世音菩薩叫觀音大士。
大千。叁千大千世界。
大我。偉大的真我。如佛得八大自在與離一切煩惱纏縛的涅槃真我,才能稱爲大我。
大戒。指大小乘的具足戒,大乘戒的通稱。
大雄。佛的德號,因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
大德。很有道德而且精通佛法的人。
大師。道德學問是以做人類模範的人。
大咒。諸佛的咒有大咒、小咒、心咒叁種分別,咒語最多的叫做大咒,咒語不多的叫做小咒,咒語很少的叫做心咒。
大空。非小乘之偏空,而是大乘究竟之空寂,謂之大空,亦即大乘之涅槃境界。
大乘。梵語摩诃衍,華譯爲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爲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阝皆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大乘心。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等叫做大乘心。
大乘宗。佛滅後,諸宗紛紛成立,其中求羅漢之證悟者爲乘宗。求作佛者爲大乘宗。
大乘法。即菩薩所修的道法。
大乘經。說明成佛之道的經典,如華嚴、般若等經。
大乘教。大乘的教法,亦即說明六度萬行的法門。
大乘戒。又名菩薩戒,即菩薩僧所受持的戒,如梵網經所說的十重禁四十八輕戒,及善戒經中所說的叁聚淨戒是。
大悲咒。千手陀羅尼的別名,千手經說:“若能稱頌大悲咒,淫欲火滅邪心除”。
大悲闡提。指具足大悲心的菩薩,因他們發願衆生度盡方成佛道,而衆生無盡,故成佛亦無期,闡提極難成佛的意思。
大悲菩薩。指觀世音菩薩,諸佛菩薩都有偉大的悲心,但是觀世音菩薩是慈悲門之主,故獨得大悲之稱呼。
大悲叁念住。佛以大悲攝化衆生,常住於叁種之念,名大悲叁念住。
一是衆生信佛,佛不生歡喜心,常安住於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是衆生不信佛,佛也不生憂惱,常安住於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叁是同是一類信,一類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歡喜與憂戚,常安住正念正智,是第叁念住。
大慈尊。指彌勒菩薩。彌勒華譯爲慈氏,以慈得名,心地觀經雲:“彌勒菩薩法王子,最初發心不食肉,是故得名爲慈氏”。
大慈大悲。偉大的慈心和悲心。給衆生樂叫做慈,拔衆生若叫做悲。
大定智悲。大定是指能斷一切妄惑的定。大定、大智、大悲是佛的叁德。佛心澄明寂靜叫做大定;因澄明的緣故,遍照一切法界,叫做大智;因遍照一切法界的緣故,對於痛苦的衆生生起救濟心,心做大悲。
大覺。偉大的覺悟。亦即佛的覺悟。凡夫無覺悟,聲聞緣覺菩薩雖有覺悟但不大。只有佛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稱爲大覺。
大覺母。文殊師利菩薩的別名。
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衆生迷闇的陀羅尼,明是咒的別名,大明就是大咒。
大涅槃。成佛。
大法雨。偉大的佛法能滋潤枯渴的衆生,猶如雨水能潤澤大地一樣。
大法鼓。佛陀的大法警醒生死之漫漫長夜,故以鼓比喻。
大妄語。言語不誠實,欺騙他人,叫做妄語。於聖道中,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或說我受天龍鬼神的供養等語,以诳愚人,以取利養,皆名大妄語,其罪很重,死後當入大地獄。
大地法。又名遍大地法,一切善惡的心,名爲大地,大地的心所有法,即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叁摩地等十個心所,與一切心相應而生,乃心動時必起的作用,故名大地法。
大寂定。又名大寂定叁昧,或大寂靜妙叁摩地,即如來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脫離一切的散動,究竟而寂靜,故名大寂。
大菩提。偉大的正覺,菩提即正覺的意思。聲聞、緣覺、菩薩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慧偉大而圓滿,故名大菩提。
大藏經。將佛教的經律論叁藏及曆代後賢著作,累集成爲完整的典籍,名之爲大藏經,或一切經,簡稱藏經。
大攝受。佛的德號,因佛以大慈悲來攝受一切衆生。
大威德。大威與大德,有伏惡之勢曰大威,有護善之功爲大德。
大方廣。所說的道理不但廣大方正而且平等。
大梵天。梵是清淨的意思,爲離淫欲之色界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主的梵天。
大圓覺。廣大圓滿的覺悟,即佛的大智。
大圓鏡智。是轉有漏的第八識所成,爲佛觀照一切事相理性無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淨圓明,洞徹內外,如大圓鏡,洞照萬物。
大乘小乘。大乘是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爲宗旨;小乘是聲聞緣覺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爲宗旨。
大恩教主。指釋迦牟尼佛,因佛對衆生的恩德廣大。而且是教法之主,所以稱大恩教主。
大善知識。偉大的善知識,善知識是指信解佛法而又學問淵博的人。
《佛識慧集 <叁四>無緣大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