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的空間 無限的時間
我們的感官很狹隘,在這個世界裏,人的聽覺在宇宙頻率裏面是屬于很小的一個頻率。如果一臺收音機,你調990兆一個臺,1000兆又一個臺,1003兆、1005兆又是一個臺的話,那麼我們每一個人的頻道,比收音機的頻道還要窄,眼睛所看到的也很少,只有紅外線、紫外線。耳朵聽到的頻率呢?也是只有50hz-5000hz左右,再高的高音部分像10000hz,那耳朵就不太聽到了。一秒鍾振蕩50次以下的,人的耳朵基本上聽不到。但是,狗的耳朵可以聽到振動50hz以下的,每秒鍾振蕩20次的,所以狗躺在地上耳朵貼著地面特別靈。大海裏的鯨魚耳朵聽到得更遠,幾千公裏之外的低頻的聲音它都可以聽得到,有時候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的“狹隘性”。
學佛叫“求解脫”,解脫是什麼?用一句話來表達:“學佛就是拓展我們生命的領域”。 爲什麼人要往高處走?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站得高也不是說“物理的空間”站得高,我站到二十層樓、五十層樓去看;站得高有時候是“心靈”的高度,“心靈”的高度就叫“智慧”。所以“智慧”這個課題是永恒的課題,雖然我們送小孩子去幼兒園讀書學文化,但現在也有一句話:識字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智慧。智慧的課題是我們從小到老都值得去探索的。
佛教就是一種“智慧”。佛是什麼意思?佛是印度語,全稱叫“布達”,我們翻譯成佛陀,但是衪還是屬于音譯。我們中國話的意思叫智慧、覺悟,“覺悟者”的境界,是幫助衆生覺悟,行爲也達到圓滿。所以“佛”這個字含義是很深的,衪還保持著原意叫“佛”。
“覺悟”是我們佛教最主要的特色。自古到今幫助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不僅拓展了我們的“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也不僅僅是“千裏目”。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是從此向西十萬億佛土,很多人考證什麼是向西呢?難道是從我們山東向山西看嗎?衪這個西又是一種比喻,比如說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然後西方落下,這個“西”是代表“萬物的歸宿”。如果生命的生是東的話,我們的死就是西,西就是比喻我們生命的歸宿,我們最終的方向。
阿彌陀佛離我們有多遠呢?十萬億佛土。阿彌陀佛代表什麼呢?代表圓滿的生命,就是說我們凡人到圓滿成就,距離是很遠——十萬億。但是佛菩薩衪果地圓滿的生命卻願意幫助、願意來接引我們。所以阿彌陀佛的形象站著,還伸著手;手伸著就是拉我們的意思,拉我們一把。雖然我們跟衪距離很遠,但是衪的手一伸,就可以伸到我們面前,只要我們願意拉著衪的手,一刹那就可以超越很遠的距離,這就叫“壯士屈伸臂傾,于一刹那離五濁,屈伸臂傾到蓮池”,從我們凡夫地到聖賢地就可以超越很遠的距離。
如果從天文學上來說,離此世界十萬億佛土,那麼這個世界指的是什麼?我們佛教講的世界是指整個銀河系,一個銀河系指一個世界,不是說我們中國一個世界,外國一個世界。地球都不能算一個世界,我們太陽系也不能算一個世界,要整個很多星星合在一起的銀河系才能算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向西過十萬億佛土,用“光”的速度走,現在算出來是“一千五百億億光年”,“光”就要走這麼遠——指物理距離。但實際上我們佛教不需要這樣狹隘的物理距離。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佛教更像一個宇宙文明的學問。
前兩天我們在峨眉山講了《華嚴經》的世界觀是從最小的一個須彌山,也就是我們太陽系最小的天體單位,組成一個佛國、一個銀河系這樣的單位;這樣一個單位在宇宙裏有多少呢?“一朵蓮花”上。比喻一朵蓮花上有無數個這樣的星系,然後有多少這樣的蓮花臺呢?又是無數個這樣的蓮花臺。佛教的宇宙觀就可以把我們在地球上哺育的、生長起來的人類生命,帶領我們去遨遊宇宙,它遠遠超過我們現在射電望遠鏡所看到的那個距離邊界,佛教的這個世界叫“華藏世界海”。
當衆生知道“華藏世界海”這個世界這麼廣博的時候,當你知道這一切的時候,就會像我們講《心經》“照見五蘊皆空”;那個“照見”就能帶領你超脫,就能帶領你“度一切苦厄”。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如果你能知道這個“華藏世界海”,那你就馬上解脫了。請問是誰讓我們知道的?我們是站在誰的平臺上才能知道這個宇宙的?我們是站在佛的平臺上啊!當你站到佛的智慧,站到佛的平臺上,你是不是就可以解脫?馬上就解脫啊!有了這樣大智慧的時候,你的肉體渺小不渺小?這個賓館渺小不渺小?我們山東渺小不渺小?地球就像一粒塵埃一樣小啊。我們說娑婆世界苦,想移民到極樂世界就像搬家;當這種“大”的智慧體産生,搬家就很簡單了。從光的角度上說要走一千五百億億年,但對于佛弟子來說不需要的,很快就到極樂世界,就如邁著大腳一樣“咵”一步就跨到了。去極樂世界以什麼爲介質?以什麼爲運輸工具呢?我們是以智慧本體爲載體,以智慧本體爲介質。不是以我們現在想像的飛機、火箭、光。
現在科學家研究出光速是我們已知的最高速度,最近幾年也證明有超光速。歐洲的電子加速器,確實發現還有超光速的物質。但是在浩瀚的宇宙裏,以超光速這樣的速度都是太慢了。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了奇怪的現象,比如說兩個細胞,一個在這裏,一個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它可以同時反應。雖然人類在探索科學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跟佛教比起來,科學反而成了我們佛教說的“所知障”。因爲現在的科學研究,還沒到究竟的答案,科學研究是不究竟的答案,就是相對錯誤的答案,有時候會障礙他看到真理。有的科學家就認識到這一點,他會很謙虛地向佛教學習;有的沒看到這一點他會很傲慢,他說:我是科學家,我不信佛。這個帶著偏見的知識,甚至障礙他接受更高級的智慧。
探索真理有兩種方式:一個“邏輯推理”,一個是“直覺”。我們現在很多探索方式都是運用“邏輯推理”;除了邏輯推理之外,探索知識還有另外的方式——“直覺”。就是心靈的本體、智慧的本體。愛因斯坦就看到了這一點,他說:“佛教既具足了社會科學,又具足了自然科學。但衪即不是人造的神,又不是我們主觀所造的神,同時又具足了宇宙的整體經驗,這就是“佛” ”。這是愛因斯坦用他的語言來解釋佛。
人類所知道的社會科學,佛教都具足;人類所掌握的自然科學,佛教也都知道。除此之外的宇宙的整體經驗,衪也都知道。我們佛教經典一翻開,不僅說過去多少多少時代,不說“年”,都說“劫”。像我們地球上,大家都關注的2012瑪雅人的曆法、瑪雅人的數字;甚至數字已經超過了太陽系誕生的時間。舉世科學家都驚歎,太陽系誕生之前,它都是零零零零零零,那麼多零,祂怎麼知道的?這個超過了一百五十億年啊。但是,這個瑪雅的數字跟我們佛教比起來又是“小巫見大巫”了。這“小巫”講“劫”的,就是一個“劫”是多長時間?一個劫那個零不知道要畫多少零了,所以它的單位叫“劫”;一個劫,十個劫。
比如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多少“劫”了?十劫。很多佛經裏講到的概念都是無量劫,不是一劫,十劫,百劫,千劫,億劫,而是叫“無量劫”這個時空觀念。
你說佛怎麼知道無量劫以前的事情啊?不僅知道無量劫,還知道無量劫以後的事。比如說,下一位成佛的是彌勒佛;彌勒佛在人壽八萬四千歲的時候,來到人間成佛。那時候人的身體長得多高,人的福報,社會次序是什麼樣的都講清楚。那你說那太遠了,我搞不清楚,你是胡說我也不知道。佛說了:我是在人壽百歲的時候到人間來成佛,人間過一百年,人壽命減少一歲。我們現在佛曆二千五百五十八年,從一百歲減到現在,平均壽命七十幾歲對不對?佛講的兩千多年前的話,到現在印證了吧。你又說說的太遠了,多少劫之前,多少劫之後,我們不明白。那佛說近一點的,我們知道的人的壽命和社會次序,佛說了:“兩千年之後啊,這個人類啊,“五蘊昌盛”。什麼叫“五蘊昌盛”啊?燈紅酒綠,這就叫“五蘊昌盛”。那個時候修行人不好修行啊,那時候富貴修道難啊,都迷掉了。眼睛看著色,眼花缭亂;鼻子聞著香,哎呀,香。這個是“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現在社會都發揮到極致,佛甚至講到我們現在是什麼樣;什麼現象,這都是有記載的。包括佛經典裏面,佛陀都有對我們人間的授記,佛陀走到哪個城市,然後對弟子說:這個城市多少年之後,他爸爸叫什麼,媽媽叫什麼,生個孩子叫什麼,他以後會出家繼承我的佛法,成爲多少代的祖師。然後又到哪個城了:這個城要出一個什麼什麼人。
依照佛的智慧就是說:一百年,一千年,兩千年,叁千年,我們講的《佛滅盡經》裏就講到,人壽四十七歲的時候我哪個經典什麼時候滅掉,;四十幾歲的時候,《楞嚴經》就會滅掉了。然後人壽多少、多少歲的時候我哪一本經就滅掉了。按照這個道理來說,我們山東高密出了一個莫言,佛知道不知道?佛也會知道的;不但出莫言佛知道,在座的每一位佛知道不知道?佛都知道啊!這是很神奇的。
就像愛因斯坦講的一樣:隨著科學的發展,能夠逐步證明佛教是正確的。這樣的證明太多了。以前我跟大家講過《佛教的科學性》,裏面就詳細地列舉了佛教爲什麼知道一杯水中有生命。“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兩叁千年前佛陀就知道。從微觀到宏觀,宏觀上佛說叁千大千世界,其實叁千大千世界是我們佛教裏的一個佛土的單位,那這個宇宙裏有多少佛國呢?你們一翻開《地藏經》,佛陀先問文殊菩薩,說:“文殊菩薩,以你天眼所見,你看這現場有多少佛菩薩?你能數過來嗎?”文殊菩薩說:“以我天眼所見,我數不過來”。佛陀說:“你天眼數不過來,我佛眼所見,我都數不過來”。
在這宇宙裏佛菩薩多不多…
《無限的空間 無限的時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