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虛假意煩
虛。虛妄無實。
虛空。虛與空。虛與空都是無的別名。虛無形質,空無障礙,故名虛空。
虛空界。指眼睛所看到的天空。
虛空藏。菩薩名,因此菩薩含藏一切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
虛妄。虛假不實的意思。
虛妄分別。不確實的分別事理。
假。
(1)借的意思,諸法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蘊而有衆生,
(2)虛妄不實之義,諸法因緣和合而有,幻生幻滅,虛妄而無實體。
假色。在色法中,有些東西雖屬色法,但像香味一樣的無形質,故名假色。
假有。虛假的有,指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因這些由因緣假合而有的一切事物,雖然如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一樣的無有實體,但不能說它是無,而是實於假有。
假我。指五蘊假合而有之我。凡夫把這種假我誤認爲實我,只有悟了道的性者,才能徹底的明白這個我乃是因緣所生的假我。
假法。指因緣假和合所生一切事物。
假谛。假是說但有緣生假相。
假名。虛假的名字。諸法本來無名,是人給它假設一個名字,這個名字既虛假不實,而且不含實體,好像一個貧窮的人取了一個富貴的名字一樣,故爲假名。
假名有。虛假的名字,即假立了名字之後才有的意思,如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緣和合假名爲我,這個我其實是色受想行識,設有我的自體,而是假立了名字之後,才有我,謂之假名有。
假名世間。又名衆生世間,或有情世間,因有情這名稱是在五蘊法上假立的名字,沒有有情的實體,故名假名世間。
假合。衆生假和合,因爲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有合的時候,就有散的時候,所以說它是假和合。
假和合之身。衆緣假和合而有之身。
假和合。由因緣而假和合,世間一切事物的存在,都非實有,不過因緣假和合而已。
意。唯識學第七末那識,華譯爲意,思量之義,有思考,辯別、判斷、分析、綜合等作用。
意叁。十惡中屬於心意的叁惡,即貪、瞋、癡。
意定。攝心正念,清淨無染。
意業。叁業之一,意業即是意之所思。
意密。叁密之一,心入本尊(佛)之叁摩地(定)爲意密。
意樂。心意獲得滿足而生快樂叫做意樂。
意學。禅宗的學問。禅學相當於身口意之中的意業。故名意學。
意根。六根之一,意是念慮之根。
意馬。心意外馳,猶如奔馬。如心猿意馬。
煩惱。煩是擾意,惱是亂義,能擾亂衆生身心,令使心煩意亂的見思惑,叫做煩惱。
煩惱障。又名惑障,即貪瞋癡的煩惱,能使衆生流轉於叁界之生死,因而障礙涅槃之業。故名煩惱障。
煩惱濁。是世人貪於愛欲,瞋怒爭鬥,虛诳不已。五濁之一。
煩惱魔。是貪瞋癡等習氣能惱害衆生身心。叫煩惱魔,四魔之一。
煩惱業苦。又名惑業苦,世人由於貪瞋癡等煩惱而造業,又因造業而受苦。
煩惱即菩提。煩惱即菩提和生死即涅槃二語,是大乘家常說的話,從出世無爲的絕對法說,煩惱性空即是菩提。生死性空即是涅槃。非從煩惱生死之外另求菩提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