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叁>萬法唯識
楞伽島。錫蘭島的本名,亦即佛說楞伽經的地方。
楞嚴咒。又叫做佛頂咒,是楞嚴經所說的神咒,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後的八句是心咒。
萬字。佛胸前有一“卍”字,讀萬音,乃是吉祥的標志。
萬劫。指極長久的意思。
萬法。一切的事物,謂萬法皆空即一切事物皆空。
萬法一如。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其性皆空,沒有差別。
萬法唯識。一切事物都是由識而顯現,在它們的生起上,心識的影響力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著。纏受不舍的意思。
著我。在五蘊假合的身上,執著有一個實我。
著法。在因緣生的事物上,有事物實體的存在。
資糧。資是資助,糧是糧食,修道亦如遠行,要有善根福德,正法等“糧食”資助其身,才能到達目的,故稱資糧。
辟支佛。辟支迦佛陀的簡稱,華譯爲緣覺,因觀花落葉或十二因緣而開悟證道,故名緣覺。
悭貪。自己的東西不舍得給人家叫做悭,看見人家的東西就想要叫做貪。
悭貪七報。不肯向人說法,或是不舍得把東西給人家的人,後世將得七種惡報:生盲報、愚癡報、生惡衆報、胎天報、物恐報、善人遠離報、無惡不作報。
聞慧。聽聞佛法能生智慧。
聞法。聽聞佛的教法。
聞法難。很難有機會聽聞到正法。
賢聖。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賢,已經斷惑正真的人叫做聖。
賢人。指證得各種果位,但還沒有證法身的人,如聲聞乘預流果以前及菩薩初地以前的修行人,都叫做賢人。
賢。證悟真理的人叫做聖,比聖略遜一等的人叫做賢。
賢劫千佛。現在的住劫中,名爲賢劫,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有應出世一千佛,始自拘留孫佛,終至樓至佛,是名賢劫千佛,釋尊爲其中的第四尊佛。
濁惡。五濁與十惡。
五濁是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劫濁。
十惡是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绮語、貪欲、瞋恚、邪見爲十惡。
濁惡處。五濁十惡處,即娑婆世界。
縛。煩惱之別名,因煩惱能束縛人的身心,使不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