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下是人生的大智慧 8.活在當下,放下壞心情

  8.活在當下,放下壞心情

  “活在當下”也就是“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離,以坦然自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快樂的活在當下”,讓自己有期許、有願望、有好的心情,使自己永保喜悅之心。

  活在當下,學會放下

  人們在生活中總會産生各種各樣的抱怨:出門坐車人太多,擠來擠去難免發生身體碰撞,有的人一笑置之,就過去了,有的人卻偏要較真兒,于是言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作爲消費者時總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還擔心別人賣的是假冒僞劣,輪到自己做商家時,則希望賣得越貴越好,說不定還會來個宰你沒商量;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稍有言語不和或者處理失當,便懷恨在心,來個睚眦必報,最後鬧得兩敗俱傷;吃了點小虧,總覺得人家欠了自己五鬥米,弄得食不甘甜,睡不成夢。凡此種種,或許都因爲沒有理解:放下,一切都會變得很簡單。

  放下是人的一種心境,也是人的一種胸懷,更是人的一種品格。“吃虧是福”也就只有豁達大度的性情中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正內涵。人生的諸多煩惱追根溯源就是不會放下,放不下,自然積在心中成爲怨氣,爲了發泄怨氣,就難免會鬧出各種矛盾來,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世界上哪有那麼多深仇大恨,值得總是耿耿于懷,一定要以牙還牙才能後快?要想在當下活的舒坦,活出自我,爲什麼不學會放下呢?

  想有個好心情,就得學會從壞心情中解脫出來。肯放下壞心情的包袱,就會有好心情的到來。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越會不自覺地把壞心情抱得更緊,結果心情更壞、更難過。

  人生短暫,何不放下不快,積極的享受生活呢?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體。你作爲生活主體的一個分子,你不快樂誰快樂,你不享受誰享受,難道要把所有的財富都留給後代,那麼後代的財富有留給誰呢?生活是爲人類而生活。正是有了人類,才有了所謂的生活,因此是人類創造了生活;也正是有了生活,我們才能享受,因此是人類是享受生活的理所當然的人選。人類是爲生活而生活的。人類之所以要努力的工作,就是爲了能生活得更好,因此你不能本末倒置把最主要的給忘了。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並不是永恒的。如果你想以後再享受生活,這是很不對的想法,如果有那一天你不幸離開這個世界,那不是白來這個世界走一遭了,因此我們要抓住時機好好地享受生活。

  當你學會了享受生活,你也就釋然了,那些不快也就離你而去了,活在當下,學會放下,那麼好心情就永遠屬于你。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無爲”,而其真正的意思是“無不爲”。”自古英雄無論多麼神勇,總會在個別女人面前變得渺小而溫情,“以柔克剛”的道理便在其中。退一步總是海闊天空,放下的是壞心情,收獲的卻是滿心的憧憬和喜悅。學會放下,才能解脫心理負擔踏上征程,活出自我,讓生命的溪流滋潤心田,快樂便永遠與你相伴。

  放下壞心情,活出新自我

  人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會一味的沈浸在壞心情中,看什麼都不順眼,把壞心情死死抱著,關門不跟別人說話,嘟著嘴生悶氣,鎖著眉頭胡思亂想,結果卻使心情變得更壞、更難過。所以,要想活得自我,就要學習放下壞心情,拒絕受它折磨才行。

  每個人都想時刻擁有好心情,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擁有,關鍵就在于你是否能從原有的壞心情中開脫,從煩惱的死胡同中走出來。只要肯放下心情的包袱,好好審視清楚,抛開那些給自己造成困擾的想法,給自己一個清醒的頭腦,學會放下、學會割舍,好心情自然就會靠近你。

  有這麼一則故事:一位旅者,經過險峻的懸崖時,腳下一滑,眼看就要掉落山谷,情急之下他攀抓住懸崖下的樹枝,卻上下不得,于是默默祈求佛陀慈悲營救。而這時佛陀真的出現了,伸出手過來接他,並說:“好!現在你把攀住樹枝的手放下。”但是旅者執迷不肯松手,他說:“把手一放,勢必掉到萬丈深淵,粉身碎骨。”旅者卻反而把樹枝抓得更緊,就是不肯放下。這樣一位執迷不悟的人,佛陀也救不了他。

  人們之所以會有壞心情産生,其原因就是人們習慣抓住某個念頭,將其死死握緊,就好比那個執迷不悟的旅者一樣,乞求佛陀的幫助,當佛陀真的要幫他時卻不願意松手。每個人都有改變心情的機會,若不懂放下去尋找新的機會,發現新的思考空間,那只會讓自己陷入愁雲慘霧中,讓壞心情無可自拔。

  在生活中苦于奔波的人們,忙忙碌碌的大都是爲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能夠讓自己活出自我。然而,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生活越來越好,衣食無憂,萬事不愁,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自我和快樂,只感到生活與環境的壓力,感到好心情離自己也越來越遠。這究竟是爲什麼?

  生活在新時代的人們,有大房子住,家用電器一應齊全,許多人都在一夜間跨入了富人行列,有錢了,心卻也浮躁起來,相互攀比,這山望見那山高,滿腦子除了錢還是錢,已經成爲現代人們的生活主題。人的心也隨錢多錢少,錢漲錢落而沈浮其中,背負著金錢與房奴等諸多的精神壓力,不懂得放下爲何物,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迷失自己,何談找到輕松自在?

  許多人都在想:精神與物質孰輕孰重?活在當下的人們,都在爲自我而努力著,然而物質極大的豐富了,精神卻是極度的空虛,又有何快樂可言?相反,一些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雖然清貧,卻是神清氣閑,活得超然自在。

  既然在當下的生活中,金錢、物質、享受都不能帶給我們快樂,人們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心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下諸多影響心情的欲望,如果不懂得放下自己沈重的心思,活出自我不是空話又能是什麼?心情不好時,舍棄了諸多身外之物,心靈就會變得澄清明淨起來;而放下壓在心上的不快,身心也自然變得輕松自;讓自己從錢奴、房奴等物欲中解放出來,你的好心情能不回歸嗎?

  其實,自己的好心情與壞心情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心情好與不好,只要換個想法,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有新的心境,只要自己肯稍做改變,就能抛開壞心情,迎接新的機會。把沮喪的事放下,把無精打采的愁容洗掉,想著自己就是得意快樂的人,即使裝成高興充滿自信的樣子也行,壞心情必定會一去不複返。

  活在當下,複製快樂,刪除煩惱,很快就會找回自我,做自己快樂的主人。持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放下壞心情,何樂而不爲?學會放下、學會放棄、學會舍得,你才能在當下的生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好心情,你會覺得生活讓壞心情來主宰,是一件很不合算的事,也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